词条 | 凯里尔·安哇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凯里尔·安哇尔分类:【文化精萃】 印尼著名诗人,1945年派先锋。自小爱读文学作品,勤于练习写作。1942年开始创作生涯。继承和发展《新文人》派的创作风格。在日军占领印尼期间,创作十分活跃,作品只在友人之间传诵,日本投降以后才得以发表。因此,他的成名和发生影响主要在印尼独立之后数年内。1946年11月,同一些年轻诗人和画家创立《文坛社》。1948年任《回响》杂志编辑。以后又创立《独立文艺家广场》,任《策略》周刊《广场》文艺专栏编辑。早期诗歌充满民族主义精神。以后受西方现代派影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创作手法上打破了印尼诗歌的传统格律,给印尼诗坛带来了生气。其创作时间不长,作品亦不满百首,但由于创新大胆,特点鲜明,因而影响巨大深远,被认为印尼现代诗歌巨匠。宣扬“活力论”,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和主观意志。不少人指责他有剽窃荷兰和法国诗人以及我国徐志摩诗歌的行为,并拿出证据进行比较。文艺评论家为其作辩护,不否认其受马尔斯曼和斯劳沃夫特等人的影响,甚至可以找出一些与他们的相同之处,但仍不可磨灭其本身的特点及创造性。流传最广的诗作《我》,译成英、法、荷、汉等多种语言。最受欢迎的诗句为:“我是一头桀骜不训的猛兽,离群索居,狂奔怒吼。”《蒂波尼哥罗》被认为是一首慷慨激昂的爱国战歌,经常被人朗诵和引用。主要诗集只有三本:《砾石、被抛弃者与绝望者》(1949)、《甚嚣尘上》(1949)和《三人为命运呼嚎》(1950,与阿斯鲁尔?萨尼和利法伊?阿宾合集)。逝世后被印尼政府接受为独立革命时期最杰出的爱国诗人。1956年,雅辛搜集其全部著作出版,集名为《凯里尔?安哇尔――1945年派先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