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出军行师,将在自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出军行师,将在自专分类:【传统文化】 这一思想首先出自孙子。《孙子兵法?谋攻篇》谈到国君危害军队行动有三种情况: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前进而硬叫它前进,不了解军队不可以后退而硬叫它后退,这是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内部事务而干预军队行政,就会使将士迷惑;不了解军队的权变而干预军队指挥,就会使将士怀疑。这三种做法只会扰乱自己而导致敌人获胜。这里孙子提出了国君不能随便干预军队内部事务和战场指挥的问题。很显然,孙子是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观点。成书于汉代的《三略》引古代兵书《兵势》语:“出军行师,将在自专。进退内御,则功难成。”(《三略?中略》)也主张行军打仗,重要的是将帅有独立指挥的权力,如果军队的进退受君主遥控,就难以取得军事行动的成功。这一军事原则在治军、作战中有重要意义。封建社会军队最高统治权在国君和皇帝手中,但具体领军作战的是由国君和皇帝任命的将帅,将帅受命于君后,有权处理行军作战中的一切问题,这是军队和战争本身的需要。遵循了这一规律,就会成功,反之失败。现代社会情况和过去不同,但军队必须在集中统一领导下,将帅应有相对独立的指挥权。这些治军、作战的原则仍不乏积极意义,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