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击奏弦鸣类乐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击奏弦鸣类乐器

分类:【传统文化】

指用槌或其它敲击琴弦引起振动、共鸣而发音的乐器。此类乐器仅有筑和扬琴两种。因筑已仅见于记载和出土文物,现今已难以听到其音响,故在此不作赘述。扬琴源于西亚亚述、波斯古国,明代晚期传入中国。始称洋琴,系“由海洋彼岸传来乐器”之意。后又根据其发音原理及外观形式等称为蝴蝶琴、打琴、敲琴、扇面琴、铜丝琴、钢丝琴等。建国后定名为原名。扬琴始传于广东,后又波及江南、福建地区。又由东南沿海逐步内渐。早期扬琴仅用于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的伴奏,其中凡各地之琴书,都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清末民初,民间器乐作为独立的乐种出现和兴起后,扬琴又成为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山东琴曲等地方乐种的主要乐器。广东的严老烈最早根据古曲《三宝佛》中的两段乐曲改编为扬琴独奏曲《倒垂帘》、《旱天雷》,将《寡妇诉怨》改编为扬琴独奏《连环扣》等。1921年丘鹤俦著了《琴学新编》等书,创立了扬琴演奏“竹法十度”,提出了左、右竹法的理论。江南人任晦初最早将《三六》、《花六》两首丝竹乐整理成为扬琴独奏曲。他的风格是音色柔美,花点酣畅,韵味隽永,体现出江南丝竹“轻、花、细、雅”的风格。四川扬琴是四川曲艺中最富于音乐性的曲种之一,以《将军令》、《闹台》最有特色。辽宁盖县民间艺人赵殿学传谱演奏的《苏武牧羊》,始创了以“吟、揉、滑、颤”竹法为特色的东北扬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