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刘半农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刘半农

分类:【文化精萃】

诗人、文学家、语言学家。原名刘寿彭,改名复,字半农,别号曲庵,笔名含星,寒星等。江苏江阴人。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5岁时入江苏常州中学读书。辛亥革命后投身革命军,担任文牍工作。1912年到上海,曾担任《中华新报》和《红玫瑰》杂志记者、编译,以及中华书局编辑和开明剧社编剧。其间开始文学翻译与小说创作。1917年秋,应陈独秀之邀赴北京,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员,并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他努力提倡新文化,倡导文学革命,努力于新诗创作和征集民谣的工作。1920年6月作《她学问题》一文,创造了“她”和“它”字,至今为人们所用,这是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贡献。因此也受到攻击,于1920年旅欧入英国伦敦大学。次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攻读语言学,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并被巴黎语言学会推为会员。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1926年任中法大学文学系主任,并主编《世界日报》副刊。1929年起,历任北京大学文理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务长,北京文化指导委员会主任,历史语言研究所语言主任等职。“五?四”期间,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曾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并尝试用方言和歌谣写新诗,描写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具有反封建的意义。采编的民歌集《瓦釜集》,就是其利用民歌形式的探索与实践。从二十年代开始就致力于语言学的研究,在语言、音韵和文法等方面均有建树。另有著作诗集《扬鞭集》、《半农杂文》、《半农淡影》、《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1934年,在内蒙调查方言时,感染回归热,病死于北京。鲁迅曾写了《忆刘半农》一文,正确地评价了他的一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