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刘桢分类:【文化精萃】 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少有逸气文才,辞旨巧妙。与孔融、王粲等友善。献帝建安中,同应?一起被曹操任为丞相掾属。性卓傲倔强,曹丕尝请诸文学饮晏,酒酣,命甄夫人出拜,众皆俯伏,唯他独不理会。曹操闻之,以不敬治其罪。后又复起为吏。建安二十二年(217),死于疾疫之中。有诗、赋等数十篇。尤擅诗,其五言诗在当时颇负重名。今存诗15首,多赠答之作。其诗直抒胸臆,不尚雕琢,风格遒劲,慷慨气盛。《赠从弟》、《赠五官中郎将》为其代表作。曹丕在《与吴质书》中赞他“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南朝钟嵘在《诗品》中也称:“自陈思(陈思王曹植)以下,桢称独步”,把他的诗与曹植、王粲二人作品,共列为上品。后人因此将他与曹植并举,合称“曹、刘”,如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原有集4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刘公干集》。其传附《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汉末文学家。字公?,东平人。建安七子之一。桢家学甚厚,其父刘梁以文学知名于世。桢少笃志于学,与王 友善,后同应场一起被曹操征召,为曹操丞相掾属。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盛名,与曹植齐名,并称为“曹刘”。也有人把他与王 合称“刘王”。曹丕在《又与吴质书》中说他“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集中体现其风格的诗是《赠从弟》3首,尤为人称道。桢性卓傲,放荡不羁。曹丕举行宴会,酒酣,命甄夫人出拜,众皆俯伏,独桢不予理会,遂以不敬被刑。后又免罪复起用为小吏。所著诗文多佚,今存诗15首,多为酬答亲朋、抒写个人抱负之作。明人张溥辑有《刘公?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