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刘濞分类:【文化精萃】 西汉诸侯王。沛(今江苏沛县)人。刘邦侄。初封沛侯,任骑将,跟从高帝击英布。高祖十二年(前195),封吴王,辖三郡53城。刘濞在封国内铸钱、煮盐,招纳其他郡国逃亡人士,渐至国富力强。文帝时,濞之太子入朝,被皇太子误杀,从此心怀怨恨,称病不朝。文帝死,景帝即位,诸王愈益骄横,渐至目无法纪。景帝遂采纳晁错之议“削藩”,每当诸侯王微罪便削其封地。景帝三年(前154)正月,闻有削吴之议,蓄谋已久的刘濞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率先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举兵反叛。事前相约的胶西王?、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起兵响应,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景帝迫于威势,遂诛晁错以谢七国。然后,派太常袁盎至吴,要求刘濞退兵。刘濞不从,自立为“东帝”。景帝遂命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领兵东征,与刘濞的主力战于下邑(今安徽砀山西)。吴军人数众多,攻势锐猛;周亚夫坚守不战,暗派轻骑兵出敌背后,断其粮道。吴军粮绝,“士卒多饥死”,军心大乱,“乃叛散”。刘濞逃到东越,在丹徒被东越人所杀。传见《汉书?吴王刘濞传》。 汉朝宗室。汉高祖刘邦兄长刘仲之子。高祖曾经封刘仲为代王,但刘仲未能抵抗匈奴的进攻。弃国逃亡,被废为嗔阳侯。刘仲之子刘濞曾为沛侯。沛侯濞20岁时,跟随高祖平息淮南王英布的叛乱。高祖十二年 (前195)立沛侯刘濞为吴王,王3郡53城。孝惠、高后之时,诸侯王有治民之权。吴王濞乃招致天下亡命,铸铜煮盐,使吴国很快富强起来。孝文帝时,吴王濞太子与皇太子下棋争执,被皇太子打死。吴王濞心怀不满,乃称病不朝,于是加快了谋夺皇位的步伐。景帝时,晁错上削藩策,建议削减诸侯王的封地,被景帝采纳。当削藩之诏传到吴国时,吴王濞立即杀死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串通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印、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等分别起兵。他们打着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的旗号,在关东发动叛乱,对西汉朝廷震动很大。景帝三年 (前154),吴王濞起兵广陵 (今江苏扬州),有众二十余万,还兼领楚国兵。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领36将军进击吴楚。并接受爰盎的建议,处死晁错以求吴王濞退兵,但刘濞拒不退兵,继续领兵西进。吴楚兵进至梁国受阻,周亚夫则以轻兵南下截断叛军粮道。吴楚兵与汉兵决战于下邑 (今安徽砀山),结果叛军一败涂地,士兵多饿死逃散。周亚夫派精兵追击,吴王濞率败卒退保丹徒 (今江苏镇江)。不久吴王濞被东越人杀死。其余六王皆兵败自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