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刘焯分类:【传统文化】 隋代经学家、天文学家。字士元,信都(今河北冀县)昌亭人。少与刘炫为友,同受《诗》于刘轨思,受《左传》于郭懋(mào贸)当,问《礼》于熊安生。闻武强(今属河北)刘智海家多典籍,焯与炫前往读书,10年不出门户,虽衣食不继,甘之如饴。以儒学知名,时人称“二刘”。文帝开皇(581―600)中,焯举秀才,参与修国史并议律历,曾与刘炫考订洛阳石经。后因与诸儒辩论经义,被谤免职。于是优游乡里,专以教授著述为务。所撰《五经述议》等,今已不传,然唐人撰《五经正义》,于“二刘”解说颇多采取。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尚书刘氏义疏》1卷。焯通天文,所作《皇极历》,载《隋书?律历志》,首次考虑太阳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三次差内插法以计算日月视运动速度。 隋代天文家、经学家。字士元,信都昌亭 (今河北省冀县) 人。生于东魏孝静帝武定二年,卒于隋炀帝大业六年。隋开后吉举秀才。除员外将军。参与修国史,与国子共论古今滞义,以精博闻名,曾与刘炫奉旨考定洛阳石经。后与刘炫议论,深挫诸儒。同时参议律历,于隋文帝仁寿四年 (604),他写成名著《皇极历》,其中有许多革新,所用岁差的数值也有较大的改进,但受到炀帝宏臣太史令袁充和员外散骑侍郎领太史令张胄玄的排斥,这部历法得不到行用。文帝时以事免职回归乡里,炀帝即位后,任太学博士。一生常以教书著述为生。著作还有《五经述义》,今不传。唐人撰 《五经正义》,曾经吸收二刘的诂训。当时刘炫与之齐名,时称二刘。论者以为数百年来,博学通儒, 无出其名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