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刻木记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刻木记事

分类:【传统文化】

人类早期使用的一种原始的帮助记数、记事的方法,这是人类在文字未发明以前或者文字尚未普及时,人们为了社会的交流,常在木、竹、骨等材料上刻上痕迹以记录数字、事件或传递信息,这些被统称为“刻木记事”。我国的独龙、傈僳、佤、景颇、哈尼、瑶、拉祜、门巴、珞巴等少数民族都曾使用过刻木记事的方法。如佤族的木刻一般用长度不等的竹片,一边或两边刻口,用以示意或记事。怒族则用木刻记录派?派款、村寨械斗、缔结盟约、买卖土地、奴隶等。瑶族的曾使用刻竹记事,称为“木契”。

解放前瑶族记事和以物传情达意的方法。流行于广西龙胜、义宁 (今属临桂县) 、大瑶山(今属金秀瑶族自治县) 、南丹县等深山中。若有官兵侵犯瑶山、土匪打劫村寨,“头人” 即用若干块五寸见方的木板,一头劈开夹进几根辣蓼草,上刻有刀形,粘有鸡毛,作为一封通报军情急事的公函,派人奔赴各寨告急求援。人们买卖田地、房屋和借贷时,也习惯在一块长约16厘米、宽为7厘米的木板上,自上而下地横刻若干长短大小不一的缺口,长而大的代表大数,短而小的代表小数,每条缺口都涂上一层黑漆,然后破为两小块,双方各保存一块为凭证。若负债的一方分期归还,则按还的数额多少,双方当面依次削平若干缺口; 全部还清时,双方当面将木板烧掉。解放后,瑶族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普遍使用汉字记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