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刻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刻符

分类:【传统文化】

又称刻符书、刻符篆。秦书八体之一,为第三体。秦代专用于符节上面、用以作为取信之凭证的一体篆书书体。始见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符,指符节,是古代朝廷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时用作凭证的东西,主要用铜、竹等材料制成。其用法为,刻上文字,然后分成两半。平时一半由朝廷掌管,一半由外任官员或将帅掌管;用时朝廷派员持其半符到官员或将帅处合符,以验证真伪,决定授命与否等事宜。历史上曾有人认为刻符与摹印乃是一“体”,又有人认为刻符是用于玺印的篆书,据此可知这些认识都是站不住脚的,刻符应该就是刻在符节上的篆书书体。从流传至今的《新嘀虎符》和《阳陵虎符》等实物资料上看,刻符体很有特点:若观半符,其字都是半个;合符以后,才得完整。合符后的完整刻符体,笔画较为平直,体势亦较严整,与其应用性质的严肃性很相一致。刻符是在小篆的基础上变化而成的。因是一种专门实用的书体,对后世产生了较为长久的影响。只是后世刻符一类的文字,不一定都用篆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