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劓分类:【传统文化】 奴隶制五刑之一。即割掉罪犯鼻子的刑罚。劓最早见于甲骨文,在周代适用的范围最广,史称周初“劓罪五百”,至穆王时增至千条。《秦简?法律答问》对劓刑有记载:“当黥城旦而以完成旦诬人,何论?当黥、劓。”商鞅也曾对公子虔使用劓刑,直到汉文帝除肉刑,才以笞三百代替劓刑。但南北朝时期,偶尔还采用劓刑,隋以后各代都不再使用。只有金国对于犯重罪的赎刑者,仍用劓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