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建设政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建设政策分类:【传统文化】 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1931年《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中就重视和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也规定:“上级人民政府应帮助各民族自治区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1954年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同样强调:“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1982年通过的《宪法》进一步指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行,其中就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方面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可见,党和国家一直很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具体归纳为:①必须进一步改革开放,积极稳妥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②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优势,搞好沿边开放,抓住机遇,大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③必须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④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时,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⑤根据国家的总体发展布局和规划,民族地区依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方针、措施。⑥实行“对口支援”,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生产。⑦要采取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等等。1991年李鹏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要靠三条:一是国家的继续扶持;二是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三是民族地区自身的奋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