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勤俭治家中的新阿大,旧阿二,补阿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勤俭治家中的新阿大,旧阿二,补阿三分类:【风俗文化】 这是丰子恺先生1958年画的一幅名为《勤俭治家》的漫画。俞平伯曾这样评价丰先生的漫画: “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蕴着人间的真情。”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会对这幅漫画留下深刻的印象,仿佛画面中的情景就发生在自己那时的家中。 画面中的三个孩子,从他们穿的服装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排行。老大,是那个身穿又新又漂亮的交领小半大衣的女孩,因为在那个年代的普通百姓家中,只有老大能常常享受到这样的优待。站在中间的男孩是老二,他的衣服虽然已经旧了,也不像姐姐的那么漂亮,但还算是合身。边上那个穿打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就是阿三了,小小的身体使衣服显得格外的肥大。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新阿大,旧阿二,补阿三”。图片中的情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它所表现出的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特定服饰现象和特征却令人难忘。 服饰是人的一面镜子,也是社会的镜子。1958年,那个物质生活不富足,人们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国家建设的纯真年代里,服饰的共性显得尤为突出。从漫画中人物的服饰,我们看到: 那时没有真正概念上的童装,孩子们衣服的款式基本就是大人们的缩小版本,我们能通过孩子们的衣服想像到当时街上人们的穿着; 再有,服饰的功能性在那个时代被大大地简化了,穿在身上的衣服无论是否合身,不管是否好看,甚至连性别的区分都淡化了,但恰恰正是这些,形成了那个时代的特殊服饰特征。 透过画面中生活化的情景,我好像感觉到丰先生正是借助这三个孩子的衣着表达了深一层的含义: 1958年的中国正处在大跃进时期,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均衡。漫画中阿大阿二阿三分别就像是那个时候的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全国人民上上下下投入到大炼钢铁中去的同时,却落得农民在收获的季节收获甚少。此时,服饰被画家赋予了政治意味,一语双关地融入自己的政治态度,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1958年,是很多人的回忆; 这幅漫画,勾起了很多人的思绪; 画面中的情景,让没经过那个年代的人触摸到了那段历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