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文笔wenbi

中国古代关于文学形式的一对概念。《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这是关于“文笔”说最通行的解释。
先秦“文学”一词广为运用,泛指一切文化学术。两汉流行“文章”一词,专指文学作品。南北朝时兴起“文笔之争”,在对文学形式的认识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在南北朝时期主要有这样几种关于“文笔”的观点。❶颜延之等将经传统归之于笔,使笔的范围大大拓宽。
❷范晔认为笔不用韵因而不如文高雅。并对文提出宫商清浊之说,在韵律上更进了一步。
❸梁元帝萧绎认为“文”应该讲究辞采绚丽,声韵和谐,而“笔”则俗陋无文,不值一提。对“笔”十分轻视。
“文笔说”始于晋代,开始只做有韵无韵之分。齐梁时期,文笔说的内容有了发展,开始注重声律规则,要求更严格化了。后来则导致重笔轻文,要求“笔”表现情思,辞彩华丽,这反映了骈文极端发展时代封建贵族文人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和要求。这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即人们把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精神文化部门来看待的时期。到了唐代初期“文笔说”仍较流行。唐代古文运动之后,古文家反对骈文,“文笔”说渐趋衰落。只是到了清代阮元,为了提倡骈文,才又重新提出“文笔”说来。

文笔

❶南北朝时区分文体为文、笔。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立言》则泛称有情采的诗赋为“文”,叙述议论一类的文章为“笔”。
❷古代用以泛指文章、文辞。后又用以指文章的笔法、技巧。

文笔

六朝时代对文体的辨析和分类。汉代王充《论衡》中已多处出现“文”与“笔”两词,但“文”指一切文章,“笔”指文人用笔和书写工具的笔。直到刘宋时代,才从文的角度将“文”、“笔”对举。颜延之有,“竣得臣笔,测得臣文”之说(《南史·颜延之传》),但是,颜延之又把“笔”按有文采和没有文采分为“言”和“笔”两类。范晔也把《后汉书》中无韵的序论称为“笔”,有韵的赞称为“文”。他们都没有从文体学角度去认识,唯有刘勰,接受了他们有韵为“文”、无韵为“笔”的观点,明确标出:“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文心雕龙·总术》)萧绎(梁元帝)《金楼子·立言》则泛称有文采的诗赋为“文”,叙述议论一类的文章为“笔”。至唐宋古文运动兴起后,古文家强调古文,反对骈文,“文”、“笔”的区分逐渐为人们重视。到了清代,阮元为了提倡骈文,又把“文笔说”重新提出来,他主张有韵偶者为“文”,无韵散行者为“笔”。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