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文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文笔wenbi中国古代关于文学形式的一对概念。《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这是关于“文笔”说最通行的解释。 文笔❶南北朝时区分文体为文、笔。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立言》则泛称有情采的诗赋为“文”,叙述议论一类的文章为“笔”。 文笔六朝时代对文体的辨析和分类。汉代王充《论衡》中已多处出现“文”与“笔”两词,但“文”指一切文章,“笔”指文人用笔和书写工具的笔。直到刘宋时代,才从文的角度将“文”、“笔”对举。颜延之有,“竣得臣笔,测得臣文”之说(《南史·颜延之传》),但是,颜延之又把“笔”按有文采和没有文采分为“言”和“笔”两类。范晔也把《后汉书》中无韵的序论称为“笔”,有韵的赞称为“文”。他们都没有从文体学角度去认识,唯有刘勰,接受了他们有韵为“文”、无韵为“笔”的观点,明确标出:“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文心雕龙·总术》)萧绎(梁元帝)《金楼子·立言》则泛称有文采的诗赋为“文”,叙述议论一类的文章为“笔”。至唐宋古文运动兴起后,古文家强调古文,反对骈文,“文”、“笔”的区分逐渐为人们重视。到了清代,阮元为了提倡骈文,又把“文笔说”重新提出来,他主张有韵偶者为“文”,无韵散行者为“笔”。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