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宋洛阳园林和洛阳名园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宋洛阳园林和洛阳名园记分类:【地域文化】 在中国文化史上,洛阳是一座具有特殊地位的重要城市。在宋代,它虽然不是首都,但一直是陪都,许多文人学士,或是退职后的达官贵人,都喜欢在洛阳定居,从事文化活动。所以当时的洛阳,便成了仅次于开封的另一个文化中心。 宋代的洛阳称为西京,当时的园林建筑也是很有名的。现将其主要园林叙述如下: 富郑公园:这是宰相富弼的园子。洛阳许多园林,都沿用隋唐之旧,独有这座富郑公园为宋代新辟,而景物最胜。登上园中的四景堂,则可观一园之胜景。园中有两座假山,有探春亭、通津桥、方流亭、紫筠堂、荫樾亭、赏幽台、重波轩、土筠洞、梅台、卧云堂等建筑,还有流溪、花木和很多竹子。 董氏西园:园中有许多亭台花木,但都形不成行列,因为是日渐增筑栽培起来的。这个园子具有山林特征,在洛阳少见。园中“盛夏燠暑,不见畏日;清风忽来,留而不去;幽禽静鸣,各掌其意”(《洛阳名园记》)。园内有三堂,一堂在大池中间,另一堂周围有石芙蓉,水自其花间涌出。还有一堂,虽不很大,但屈曲深邃,游人到此,往往迷失方向,类似前代的迷楼。 董氏东园:此园与董氏西园是一个主人。进入园门后,有棵大桧树,10个人也抱不过来,果实小如松子,但味道香甜可口。园中有大池,池中有堂,名曰含碧。水从四面向池中喷泄,池水又从暗道中流出,故朝夕如飞瀑而池不溢。据说喝醉酒的人一到这里,酒就醒了,所以人们又称该池为醒酒池。 环溪:这是王开府的宅园,因为园中池水成环状,故称环溪。环溪园中有多景楼,登楼南望,则嵩山少室,龙门大谷,层峰翠,皆呈现在目前。园中又有风月台,登台北望,则可见隋唐洛阳宫阙楼殿,千门万户,??璀璨,延亘10余里。园中有花木千株,都是名贵品种。又有凉榭、锦厅,其下可坐数百人,宏大壮丽,为北宋洛阳园林中所仅见。 刘氏园:这是一座小巧的园林。园中有一台,方圆10多丈地,而楼横堂列,廊庑回绕, ?周接,木?花承,无不美丽而又稳重。 洛阳人称之为刘氏小景。 丛春园:这是北宋著名学者邵雍的园子,在洛阳天津桥南。园内乔木森森,桐梓松柏,皆成行列。由园内丛春亭北望洛水,可见天津桥下,水流澎湃,喷薄成霜雪,声闻数十里。月夜登临尤美。 天王院花园子:洛阳多名花,牡丹称花王。所有的园子里都有牡丹,而只有这个园子是专门种牡丹的,别无其他池亭,所以称为花园子。洛阳以卖花为生的人,都在此种花卖,姚黄魏紫,一枝千钱。 归仁园:长宽皆1里多。北部有牡丹、芍药千株,中间有竹百亩,南部种有大片桃李。在唐代属宰相牛僧孺,至宋归一个姓李的侍郎所有。园中水面之大,冠于洛中诸园。 苗帅园:这是苗姓节度使的园子。原为宋初宰相王溥园,因历史悠久,景物皆苍老,经过修饰后,景象空前。园中有两棵七叶松,高百尺,双双对峙,春夏望之如山。有竹万竿,皆大满二三围。从伊水引支流入园,可浮十石船。又有桥亭、水轩等。 赵韩王园:这是宋初朝廷为宰相赵普所建的宅园,制度规格近似天子住处。赵普退休后只回来住了百日就死了,子孙也都住在开封,所以这个园子经常锁门。高亭大榭,花木丛深,平时只有少数管理工役享受。 李氏仁丰园:园中除了5座亭子外,主要种植花木。由于能工巧匠,善于嫁接,所以北宋洛阳花木多达10种。其中桃、李、梅、杏、莲、菊各数10种,牡丹、芍药各100余种,还有外地来的琼花、山茶等。这些花木,在仁丰园中无不有。 松岛:园中有数百年老松。原为五代时宰相袁象先的园子,至宋先归宰相李氏,后又归吴氏。园中有亭榭池沼,并筑台构堂,又自东大渠引水入园,清泉涓涓,无处不通。 东园:这是宰相文彦博的园子,靠近东城墙。园中水面湃漫广阔,划船如在江湖。又有二堂,掩映水中,风光宜人。 水北朝氏园:园在邙山之麓,水经其旁。有台榭花木。凡登览徜徉,俯瞰而峭绝。园中景色,天造地设,有非人力所能达到的。登上玩月台,四望百余里,可见伊、洛绕流,林木会蔚,烟云掩映,高楼曲榭,时隐时现,就是再好的画家也画不出来。 独乐园:这是司马光的园子。园中有读书堂、浇花亭、种竹斋、见山台、钓鱼庵、采药圃等,皆以小巧见长。司马光曾为此园写过一篇《独乐园记》,很有名。 湖园:园中有湖,湖中有台,名为百花洲。虽然一年四季时令不同,而景物皆好。洛阳人说:“园圃之胜不能相兼者六:务宏大者,少幽邃;人力胜者,少苍古;多水泉者,难眺望。”只有湖园6样皆能兼备。 吕文穆园:园在伊水上流,木茂竹盛。园中有三亭,一在池中,二在池边,以桥跨池相连。此园乃北宋名相吕蒙正的园子。 上述北宋洛阳的园林,在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李格非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父亲,曾任太学博士、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刑狱等官。 《洛阳名园记》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一部难得的重要著作。南宋张琰《洛阳名园记序》云:“夫洛阳,帝王东西宅,为天下之中。土圭日影,得阴阳之和。嵩少涧,钟山水之秀。名公大人,为冠冕之望。天匠地孕,为花卉之奇。加以富贵利达,优游闲暇之士,配造物而相妩媚,争妍竞巧于鼎新革故之际。馆榭池台,风俗之习,岁时嬉游,声诗之播扬,图画之传写,古今华夏莫比。”《洛阳名园记》虽然只记载了19座园林,但已基本上反映了宋代洛阳的园林面貌。 李格非认为,洛阳的盛衰是天下治乱的标志,园林的兴废又是洛阳盛衰的标志。他在《洛阳名园记》中就贯穿了这样一个道理。《洛阳名园记》是从园林文化的角度写的,不是讲园林技术。概括起来,其中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讲造园理论;记园林兴废情况;指出有关园林的历史渊源;描绘各个园林的风貌。书中抓住每个园子的特征和独到之处不放,文字不多,内容却很精彩。后来有名的《吴兴园林记》和王世贞《游金陵诸园记》等园林著作,都是在《洛阳名园记》的影响下写成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