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方草原民族铜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北方草原民族铜牌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少数民族青铜装饰品,即动物纹铜牌,是草原民族青铜饰物的典型代表。大多装饰在服装和马具上。材料以青铜为主,模铸,浮雕,一般为10厘米左右。又称鄂尔多斯铜器。铜牌艺术分布于欧亚大陆草原地带的广阔区域。在中国,广布于长城以北,集中于内蒙古地区,河北北部、辽宁、山西、陕西、宁夏、新疆等地亦有发现,大致始于东胡,盛于匈奴,结束于鲜卑,在春秋早期至西晋时期的墓葬中均有出土。出土于内蒙古宁城的南山根、辽宁沈阳的郑家洼子、锦西的乌金塘、朝阳市的十二台营子等地,年代约在西周后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铜牌,是中国北方草原早期铜牌艺术的代表,为东胡族铜牌。铜牌图案有动物形、几何形、人面形和兽面形等多种。匈奴族铜牌代表了中国北方草原铜牌艺术的最高水平,年代约为战国至西汉时期,内蒙古杭锦旗的桃红巴拉、乌拉特中后联合旗的呼鲁斯太以及和林格尔的范家窑子等地出土的铜牌为其早期作品;内蒙古准格尔旗的西沟畔、玉龙太和杭锦旗的阿鲁柴登等地发现的铜牌,为其鼎盛时期的作品。人物铜牌的出现,是匈奴族铜牌的一大特色,代表作品有陕西长安县客省庄出土的摔跤铜牌。鲜卑族铜牌大多是东汉至西晋时期的作品,其早期的作品,还很有生气,如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赉诺尔的飞马纹鎏金铜牌,后期如乌兰察布盟小贝子滩出土的金饰牌,已很繁琐、呆板,可以说北方草原民族铜牌艺术是从鲜卑人的手里逐渐走向没落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