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语骑射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国语骑射后金至清时满族统治者为继承狩猎民族的特点、维护自己的统治,对八旗子弟所采取的基本政策。“国语”,指满语;“骑射”,指骑马射箭,天命十一年(1626)皇太极即位后, 一面积极吸收汉族文化,另一面又力图阻止满人汉化,故确定“国语骑射”为根本方针, 命令八旗子弟遵循不误。天聪十年(1636)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自称皇帝后,这一方针坚持不变。顺治元年(1644)入关后,清朝诸帝仍以此为基本国策。但因汉人多, 满人少, 日常生活和公文往来不可避免地以汉语汉文为主。八旗子弟因享有特权,耽于逸乐,到乾隆时,汉语逐渐取代满语,骑射习俗也日趋消失。 国语骑射“国语”指满语,“骑射”指骑马射箭,实为满族的两大民族特征。早在入关前,皇太极即一方面积极学习汉族文化,另一方面提倡保持本民族固有习俗,认为这是立国之本。入关后清朝历代统治者皆遵行此一方针。但因长期与汉人共同生活,加之已改变原有的生活环境,自乾隆以后,“国语”逐渐为汉语所代替,“骑射”也不能坚持或使满族具有昔日那种尚武精神。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