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王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十王亭分类:【地域文化】 位于沈阳清故宫东路大政殿前,在南北长195米、东西宽80米的空地上,左右成燕翅型排列着大小型制完全相同的10座亭子式建筑。创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俗称 “十王亭”或 “八旗亭”。除前方略突出位置上的左右翼王亭外,其余八亭按旗序排列,东四亭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西四亭为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前期,凡军国要务,八旗王公大臣集此会议,这种将皇帝御用的大殿与八旗王公大臣办事的十座王亭同时建在皇宫大内,反映了满族八旗制度在清初政权统治中的重要地位,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上仅有的一例。 清初八旗首领和分左右翼统辖八旗的亲王贝勒办事之所。位于沈阳故宫东路大政殿前。建于1625年,十座王亭两两相对,分列在大政殿前东西两侧,自北向南呈“八”字形雁翅排开,东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亭皆方形,三面砌墙,朝向甬道的正面辟为隔扇门,周围出廊,内部梁架为月梁卷棚式,外观为起脊式灰瓦歇山顶。是清初八旗制度在皇宫建筑上的特有反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