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番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十番分类:【传统文化】 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民间吹打音乐。又称十样锦。是一种以打击乐为主的器乐合奏,由鼓、大锣、镗锣、木鱼、板、钹、小铙、大铙、笛等乐器组成。明代末年以后,十番盛行于苏南地区,苏州地区出现了加用管弦乐器的新十番,就是《扬州画舫录》中的“十番鼓”,由大鼓、板鼓、云锣、木鱼、檀板、三弦、管、笛、箫、提琴等乐器组成,后又增加了星、钹。十?的曲式,分为散曲、散套和正套三种,散套又分为有鼓段的大型曲式和无鼓段的小型曲式。主要曲牌有花信风、双鸳鸯、风摆荷叶、雨打梧桐等。又有粗、细两种十番之分,前者有板鼓、木鱼等打击乐器,声音用“七、内、同、王”四种;后者以笛为主,有小锣、金锣、铙、钹等打击乐器,声音用全“星、汤、蒲、大、七、内、同、王、勺、卜、匡”等。 是明清以来流行于闽中福州、莆田等地的一种民间器乐合奏。福州民间所谓的“十番”是十番鼓的简称,也称“什欢”等。福州民间十番所用的乐器以打击乐为主,管弦乐为辅,包括笛、管、箫、弦乐、钹、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等10种。后来其他民间乐器亦可参加合奏,其中有一种细腰鼓,福州方言称“郎唱”或“郎串”,由于它能使众乐器和谐合拍,因此是不可或缺的乐器。福州十番音乐是一种著名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据考证,它是由早先民间龙灯舞的伴奏打击乐曲演变发展而来的。原来的乐器只有郎唱、清鼓、大小锣、大小钹等,后又逐渐加入笛、管、椰胡等丝竹乐器。十番音乐的曲目有百余首,曲调大体可分为曲牌、小调、哗牌(唢呐曲)以及一些流行歌曲等。民间常见的曲牌有〔东瓯令〕、〔西江月〕、〔月中桂〕、〔万年欢〕、〔蟠桃会〕、〔将军令〕、〔水底天〕等。演奏形式分室内与室外两种,有坐奏、引奏、舞奏等。十番音乐既粗犷热烈,又不失优雅抒情。乐曲节奏分明,或昂扬顿挫、铿锵有力,或行云流水、余音袅袅。旧时闽中民间每逢婚娶喜庆或迎神赛会等活动,都要聘请十番乐队前来演奏助兴。清乾隆郑洛英《榕城元夕竹枝词》中有“闽山庙里夜人繁,子弟场中较十番”之句,现在闽中许多乡村依然保存这一习俗。 流传于莆田、仙游等地的十番,又称“十音”,其与福州地区的十番不尽相同。其乐器主要有笛、月琴、三弦、云锣、二胡、拍板和部分拉弦乐器等。莆仙地区的十番还有文武之分:武十番或武十音擅长弹拨乐器或拉弦乐器;文十番或文十音流行区域不广,乐器主要是丹皮鼓、檀板、云锣、文枕琴、八角琴、琵琶、苏笛、尺胡、三弦等,曲调古朴优雅,保留了比较古老的音乐内涵。 俗称“打十番”,源于明万历年间的苏州,清乾隆年间在民间流传最盛,那时称“苏南十番”或称“江南十番”。 后根据天津人的欣赏习惯和演唱风格,出现了一些与江南十番不同的套曲,当时叫“北十番”。随后,天津十番开始流行,且北昆(十番乐曲是从昆曲中挑选的)的戏班在津众多,从而使这一民俗音乐逐渐成为中国独具一格的民间音乐。 十番,是中华民族乐曲中一种优秀的传统乐种,是打击乐与管弦乐为一体的音乐。其打击方式方法别具一格,为自成一家的锣鼓经。其管弦乐的乐曲,多取元曲及昆曲的曲牌选段或选句。音韵清脆、幽雅宜人,更适于月夜、水滨、园林等幽静的地方演奏。 十番所用乐器,可分为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两大类。打击乐器最丰富,包括锣、鼓、钹、铃等。锣有大锣、中锣(亦称文锣)、手锣(亦称镟子)、汤锣、云锣、马锣、镗锣等大致有10种(最大的60~70厘米,最小的为10厘米);鼓有大鼓、堂鼓、板鼓(俗称单皮鼓)、盆鼓、怀鼓等;钹有小钹、水钹、齐钹、蒲钹;此外还有星铃(又叫星子、碰钟)、水镲、梆子、檀板、大小木竽等。 管弦乐器包括管乐器和弦乐器。管乐器有笙、管(又称雅管)、笛、箫、唢呐、海笛和喇叭。弦乐器有琵琶、南弦、提琴(中国提琴)、双清、京胡、南胡、板胡和乐琴等。 以上乐器达30余种,所以演奏时,需要人手多,但也可酌减。 天津十番,原有三四十套乐曲。200多年来,经历代相传,并从中精选出12套。计有粗十番(即打击乐)4套,花十番(即笛十番、笙十番、唢呐十番)4套,细十番(用丝竹乐器)4套。除这12套为主外,还有3套,即《太平元月》、《闹龙船》和《千狐月夜》,共计在天津流传15套。每曲之曲文相当长,可演奏半小时左右。十番的主要曲牌有〔破布衫〕、〔品令〕、〔货郎儿〕、〔家丑〕等百种。天津十番为纯器乐演奏,一个人一件乐器,一场演出多为二三十人,少则十几人。 天津十番中的丝竹乐曲最为独特,曾参加展播,并获奖。它是从天津的说唱音乐,即靠山调、时调等民间小曲基础上演化而来,用该类乐器演奏的《春柳》,一般为十番演出的开场音乐,很有特色。 由于十番社员大多为士绅阶级和知识分子,学习十番音乐,纯粹为了消遣自娱,不以演出为业,非有特殊情况,隆重邀请,轻不露演,演出次数很少。 时至今日,仍有群众艺术馆和音乐学院等专业人员会演奏十番,并能演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