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千古一村―――流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千古一村―――流坑

分类:【中国民俗】

流坑,坐落于乐安县东南约30公里处的一块开阔而美丽的河谷地上,一面傍山,三面临水,形同半岛。全村现有793户,4200余人,基本上是董姓,为南宋大臣董德元家族的发祥之地,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之为“万家之市”。该村数百栋明清建筑,以东西为主轴,朝南坐北,依次展开,形成东西走向的8条大巷。每大巷头建有碉楼,高数丈,全是砖石结构,作为[XCHAR[R200902017_TM.b8cded]]望敌情、火情、水情之用;每巷尾,设有凉亭,以供过往行人歇脚、喘气和村民茶余饭后谈今说古之需;亭旁各有池塘,栽花种柳,养鱼植荷,悦人心目。村中还各依地形物貌,添楼阁、筑庙宇、造景观,以为村人提供游览、凭吊、宗教场所。村南有三宫殿,村北有观音堂、五皇阁,还有显耀称荣于当时的状元楼、翰林阁、三元坊、五桂坊,以及规模宏大的董氏家祠和秀丽雅洁的村北文馆。流坑的屋宇、祠庙、馆阁全为青石砖木结构,明清造型,高大宽敞,彩绘斑斓,诗词盈目,气象雅丽。格局封闭、严谨而错落有致,反映了封建大家族意识的严格规范,是封建大一统观念在建筑设计上的体现。据《乐安文史资料》载,流坑村是明代刑部郎中、理学家董燧亲自设计改建的,按照当时官邸的格局,一次构筑了18栋官厅,彼此相连,构成一体,历400多年的风雨至今仍有两栋保存较完整,宽敞的天井,硕大的照壁,品字形的厅堂和柔和的线条,朴素的外形以及独特的柱墩、梁架,充分体现了明代建筑的特有格调。

乐安县流坑村民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