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千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千山

分类:【文化精萃】

在辽宁省鞍山东南。曾称千华山,又称千朵莲花山、积翠山。海拔700多米。峰峦叠翠,怪石岩,古刹林立,风景秀丽,是辽宁省著名游览地,亦是东北地区开发较早地区。隋唐至清代,相继修建寺庙多处,以龙泉、中会、祖越、大安、香岩等5大禅林最著名。另有8观、九宫、13庵。名胜古迹多沿沟谷展布。以北沟古迹最多,风景最佳。山下辟人工湖,北、中、西、南等处建疗养院。

千山原名千华山,又名积翠山、千朵莲花山,是长白山脉南延的一个支脉,位于鞍山市东南约25公里处,是东北的三大名山之一。千山占地300平方公里,海拔700多米。山中奇峰迭起,有峰峦900余座,故名千山。隋唐时期,千山就成了僧人、道人的聚居地。唐时,千山修建了大安寺、龙泉寺、杳岩寺、祖越寺和中会寺,被后人称为十山五大禅林。金元明清时,千山已有5寺、8观、9宫、12庵等大型庙宇建筑,此外还有9座塔,110多块碑碣。至清末,千山有僧、道800余人。千山以地形分,有南、中、北和西南四条沟,最高峰是仙人台。

东北三大名山之一。原名千华山,也称积翠山、千朵莲花山。在辽宁鞍山市东20公里处,为长白山支脉,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海拔785米。山中奇峰迭起,塔寺棋布,共有大小峰峦999座,以其近千,故名千山。山上奇险美丽,自古为辽东名胜,隋、唐时已有寺庙建筑,现存都为辽、金以来所建,尤以明清两代最多,有五大禅林、九宫、八庵、十二观之说。最高峰为仙人台,相传曾有仙人对弈于此。绝顶有峭石,高20米,状如鹅头,三面深涧,游人至此可凭栏远眺渤海,近瞻钢城,千山奇秀历历在目。龙泉寺为山中第一大寺,现存殿宇多达20余座,寺中龙泉,常年不涸,汇成一湖。寺周有松门塔影,龟古朝日、螺峰夜月等自然景观。全山幽壑丛林,重峦叠嶂,寺塔掩映,风景迷人,是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清代诗人姚元之诗“明霞为饰玉为容,山到辽阳峦嶂重,欲问青天花数朵,九百九十九芙蓉”。千山之美,跃然纸上。

在辽宁鞍山东20公里,辽阳东南30公里处。山脉主峰状若莲花,又名千朵莲花山,古称千华山、积翠山。山中奇峰迭起,计有999座,以其近千,故名。占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最高处海拔708米,千座山峰,山山有名,峰峰有说。比较著名的有仙人台 (千山第一高峰)、五佛顶、驻跸山、五龙峰等。千峰万壑层林叠嶂之中,散落着五寺、八庵、九宫、十二观。其中以无量观、龙泉寺、祖越寺、大安寺、香岩寺、中会寺最负胜名。他如青云观、慈祥观、圆通观、五龙宫、太和宫、鎏金庵、南泉庵、水鱼庵等也均以奇古幽静见称。另外,更有葛公塔、聚仙台、罗汉洞、一线天,夹扁石、天上天、增和桥、来鹤亭等胜景和松门塔影、瓶峰晨翠、钟楼远眺、佛手?空等奇观可供人们游览凭眺。其建筑相传建于唐,相沿于辽金,驰名于明,增制于清。千山自古为辽东名胜,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有诗赞曰:“一石一泉皆化育,千华千顶孰雕锼?”此言至确。世传唐太宗征高丽驻跸于此。有清辽阳才子王尔烈弱冠时尝住龙泉寺读书,后来官至翰林,为嘉庆帝之启蒙老师。

千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