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东白求恩医学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分类:【地域文化】 前身为新四军卫生部1945年5月在安徽省天长县成立的“新四军军医学校”。最初只设有化学、细菌学、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等课程。抗战胜利后,学校随军北上进驻山东临沂城。内战爆发后,学校于1946年夏迁至沂蒙山区李家河北。1947年初,为纪念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学校更名为华东白求恩医学院。为提高部队医务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学校设短期干部轮训班,时间3至6个月。1947年夏以后,曾先后迁往乳山县、益都县(今青州市)。学校从成立到1948年3月,共招收3届学生,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始终坚持教学,并积极配合军队作战和开展战地医疗工作。1948年9月济南解放,学校迁济南。先后接收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办的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和山东省立医院等。原华东军区卫生部领导的药剂学校并入学校附设的药科学校,同时新建附设化验学校和护士学校。当时,学校仍由华东军区卫生部领导,组织机构日益正规化,原有、接收以及新招等共计有在校学生1050名,分为医科(高级)、药科、化验、护士(中级)等科进行教学。教学设备也大为改善。1949年5月,华东军区奉命南下,将学校划归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改校名为“山东省立医学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