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严原人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华严原人论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华严宗的著作,简称《原人论》。唐代僧人宗密著,1卷。卷首自序,叙述造论的本意和全论的主旨。针对“权教”之说,依内、外的教理,推穷万法,从浅至深,会偏令圆,故谓之“原人”。该书根据《华严经》的旨意,着重探究人的本源(唯一真心),通论佛教,兼及儒、道与佛教的异同,而主张会通本末。在论及人的本源时,首先在第一“破迷执”中,破斥习儒、道者迷执;其次在第二“斥偏浅”中,破斥习佛不了义教者的偏浅。文中提出了“五教”说:(1)人天教,(2)小乘教,(3)大乘法相教(即大乘有宗),(4)大乘破相教(即大乘空宗),(5)一乘显性教。此教判的说法,显然与法藏不一样:在第五最高一层次上,实际上是合华严与禅宗为一,同归于一乘显性教。此论以本觉真心阐明人的本原,并从思想上会通儒道两家启发来者,这在中国佛教思想史和文化史上都具有一定影响。注释有宗密的自注,(宋)净源的《华严原人论发微录》3卷、(元)圆觉的《华严原人论解》及(明)杨嘉祚的《华严原人论合解》2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