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云贵高原草地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试验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云贵高原草地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试验区由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完成。在云贵高原建立了4个具有现代化草地畜牧业系统工程框架和站、场、户辐射模式的科研、示范、推广基地;共建成人工草地2 131hm2,饲养家畜11 520个羊单位,分别完成了攻关计划指标的533%和384%,试验区的每羊单位平均年产净毛2.5~3.3kg, 完成攻关计划指标的100%~110%。试验区研究内容是:(1)筛选出适合当地的高产、优质牧草14种,揭示了杂草入侵入工草地的生态学机制, 找到了遏制草地退化以及人工草地豆科与禾本科牧草的比例与群落稳定的方法和途径;(2)研究并提出了利用绵羊高强度放牧和草地宿营法防治蛴螬的实用技术, 防治效果达84%~93%;(3)贵州岩溶山区采取绵羊就地宿营法,可清除劣质植被, 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提高牧草产量32%,降低生产成本,为我国南方山区难利用土地和草山草坡资源的开发、建设, 开辟了一条新途径;(4) 采用抽象法、实验法和模型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人工草地绵羊、肉牛、奶牛三大体系优化生产模式及综合开发系统优化生产模式。该三大系统每公顷面积上APU(畜产品单位)和利润分别提高 124. 50 和 694. 60元; 117. 50 和3 638.30 元;764.00和1 596. 70元。该项研究解决了人工草地放牧系统中以草畜供求动态平衡为中心的技术关键和管理对策, 实现了由单项技术到系统集成的突破。1996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财政部 “国家 ‘八·五’ 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