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酉藏书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酉藏书洞

湖南最早的藏书处所。位于沅陵县城西北20里处二酉山上。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有二儒生携1000多卷竹简,从咸阳南逃,藏于“鸟飞不渡”、“兽不敢临” 的二西山临河壁洞中。刘邦建汉后,经典书籍很快受到重视,把二酉藏书洞列为一大圣迹,文人墨客,专程来此山访古朝圣。清光绪十六年 (1890),湖南督学使者张亨嘉奉钦命立4块大石碑刻 “古藏书处” 于洞口,至今犹存。后人称此洞为 “二酉藏书洞”。“书通二酉”作为我国一句成语,被引用为学识渊博的形容词。


二酉藏书洞

位于沅陵县乌宿乡乌宿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酉山地处酉水与酉溪河汇合处。玉屏为顶,莲花为座,九峰排列,山高林密,悬崖陡峭,面积约2平方公里。藏书洞又称妙华洞、二酉洞,居山腰悬崖峭壁上,高约2米,宽约12米,深达25米。洞内敞亮,钟乳石高悬,有石台石几,宛如仙境。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载: “山下有石穴,中有书千卷。秦人避地隐学于此。梁湘东王谓访酉阳之逸典也。耆旧相传尧时善卷、唐张果老尝隐居于此。”洞口下5米处一块长形石阶上有4方石碑。碑为红砂岩质,均高1.09米,宽0.64米,衔接竖立。上镌清张亨嘉行书“古藏书处” 四个大字,每通1字。清光绪十六年 (1890)立。传说秦时咸阳儒生伏胜因不满始皇帝焚书坑儒,领一家将携家藏千卷书简南运藏于此洞。刘邦建汉后,经典书籍受到重视,这里被列为一大圣迹。旧时有善卷堂、仰止亭、二酉阁、伏生殿、妙华书院等胜迹。山上有炼丹池,池水从记岩喷泻而下,名记岩溪。历代文人墨客相继来此山访古朝圣,歌颂 “二酉藏书,功德无量”。成语“学富五车,书通二酉” 即源出于此。“二酉藏书” 为旧沅陵外八景之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