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博士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博士

分类:【传统文化】

①官名。战国始置,秦及汉初因之。为顾问官,掌通古今,承问对。汉武帝尊儒术,立五经博士,博士成为传授儒家经典之教授官,职掌与前有异。其后,唐代有国子学、太学等博士,明清亦有国子博士,专授儒学。②专精一艺之职官名。西晋始置律学博士,北魏始置医学博士。隋唐又增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至宋代废。③旧时称从事某种职业者。如茶博士、酒博士。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

①古代学官名。源于战国。《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秦袭其制,正式为政府官员。“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600石,员多至数10人。”(《汉书?百官表》)博士职掌:议政事,备咨询,掌故籍。吏师制实行后,以博士充任吏师。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置五经博士,设博士弟子员,博士成为学官自此始。从而结束了以前博士流品博杂,凡诸子百家精于一家学说者皆可为博士的状况。博士的选拔途径:官员荐举,朝廷直接征聘,选试或由诸科始进。此外还有由他官递升为博士。汉代对博士资格要求很高,规定博士应“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汉书?成帝纪》)东汉荐举博士须写保举状,要求博士精通经学、兼览众书,品德端正,身体健康,有教授门徒50人以上的教学经历等。汉博士除讲授外,还奉派至郡国视察民间疾苦,宣传政府德意,选举贤材,平决冤狱,或奉命与丞相、御史议论政事。博士升迁途径优越,“博士选三科,高为尚书,次为刺史,其不通政事,以久次补诸侯太傅。”(《汉书?孔光传》)众博士领袖,西汉称仆射,东汉谓祭酒,皆隶太常。各代设博士,名称有所不同。晋置国子博士,隋唐设太学、国子、四门、广文等博士,宋以后皆设国子博士,元设蒙古国子学博士,明清设太常博士,均为教授经学的博士。又,从西晋始置律学博士,北魏始设医学博士,隋唐始设算学博士、书学博士,宋代增设武学博士等,均为教授专门技术知识的学官。②现代学位的一种称谓。通常为最高一级学位。获得程序各国不一。我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实施。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学位条例规定,博士学位授予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学习研究,通过博士学位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达到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知识,具有独立科学研究能力,并做出创造性成果的人。也可不通过课程考试与论文答辩,直接授予那些没有硕士学位而在学术研究上成就卓著的人。

中?古代?官名,始於??。《史??循吏列?》:“公?休者,?博士也,以高第??相。”《???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秦及?初,博士?古今史事待?及?籍典守。自西?武帝韵五?博士起,博士?掌???授。?代博士治?、??各守家法。?武帝立五?博士,以今文???主,此?,今文??遂?官?。而同?河殓?王(?德)也立博士,表彰民殓古文??,陪官?相?抗。其後,今、古文??各有盛衰,至?平帝?,古文??亦逐?成?官?。??中叁,??弈到民殓儒?手中。此後,博士官制腠?代相沿,然而其作用?有了很大改?。

中国古代学官。源于战国。《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秦及汉初,博士所掌为古今史事待问和书籍典守。自汉“孝文皇帝始置一经博士(按:指今文经学《诗经》博士)”(《后汉书?翟嵩传》),博士所掌兼及经学教授。至汉武帝建元(前140―前133)年间,用公孙弘议,以儒学经书为据,设五经博士,置弟子员,此后博士专掌经学教授。经学博士的废立成为汉代今、古文经学两大派别长期争议的重要议题,如汉武帝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学,而当时河间献王(刘德)则立民间古文经学为博士,与官学相抗衡。汉宣帝至元帝年间,所立仍为今文经。汉哀帝时,刘歆建议立古文经学的《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和《古文尚书》于学官,遭今文经学博士反对未果。汉平帝时,因王莽的提倡,始立五个古文经学博士,古文经学逐渐成为官学。东汉光武帝兴今文,立十四博士,又恢复了今文经学的地位。东汉中叶,经学转到民间师儒传授。此后,博士制度虽历代相沿,但作与前已有不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