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卡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卡伦

分类:【传统文化】

满语,意为“防守处”或“哨所”。清朝政府在蒙古、新疆等游牧的边境和隘路出入处所设防守关卡。其任务: 稽查游牧、屯田、采玉、采矿、盗犯、以及往来贸易之人,并传递文书。因地区不同,任务也各不相同。在边防地区, 如外蒙古、科布多、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负责捕捉逃犯,取缔不法商人,维持治安。而在张家口、杀虎口、古北口、独石口、喜峰口等地, 监视通行人员。分常设和临时两种,根据情况移设或添撤。

亦作喀伦、卡路、喀龙,均为满语karawul之音译,意为“防守处” 、“哨所”,为清朝政府在北方边疆地区广泛设置的军事性质的哨所,同时也起

某些行政管理的辅助作用,如稽查游牧、屯田、采矿、贸易、盗窃、逃人,征收赋税,传递文书等。

卡伦分内卡、外卡,内者为常设卡伦,外者为移设、添设卡伦。常设卡伦一般设在城镇附近或战略要地。移设、添设卡伦位置不定,或春秋两季递移,或春冬两季递移,或春秋夏三季递移。此类卡伦多半负有稽查游牧的职责,牧场有冬牧场、夏牧场之分,牧群随季节变换而转移,稽查游牧的卡伦亦随之转移。卡伦设在要隘,要隘不一定在边境地区,边境地区的卡伦也不一定正在边界线上,其去边界线可以有相当距离。

清朝政府在统一新疆后,为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新疆的管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天山南北设立了二百多座卡伦,遍布伊犁、塔尔巴哈台、乌鲁木齐、古城、巴里坤、哈密、吐鲁番、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等地。卡伦领以前锋校、骁骑校,而以侍卫统之,驻兵若干,并设驼马车夫,或设卡伦章京,率兵携眷守卫。各卡官兵的编制有明确的规定,各地卡伦分别由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等专辖。重要地区的卡伦(如塔尔巴哈台地区)的卡伦侍卫由清政府中央直接任命,三年更代。清政府规定各地参赞大臣或领队大臣要对所属卡伦和卡伦所管边境地区定期进行巡查。相邻卡伦亦定期沿开齐

*

巡查,在规定地点会哨,交换凭证,埋下牌记,同时取出上次会哨埋下的牌记带回缴销。卡伦在当时边防建设中起过重要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