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卧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卧滚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汉、藏、土等民族生产风俗。流行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农家。是谷物脱粒的一种仪式。“滚子”即“碌碡”,碾脱谷粒的工具。因青海土地有川水、浅山、脑山之不同,脱粒完毕的时间差距很大,卧滚的时间亦不相同。一般在夏历十月初一,也有迟到冬至日的。仪式有两种:第一种,先在场的东北隅铺上草,将滚子集中并列在一起,然后对其烧香奠纸(藏族和土族则煨桑),酹酒示敬,并祝道:“千转忙,百转忙,打碾颗粒尽归仓。夏秋辛苦多,如今安息场。清酒奠地,来格来尝。”第二种,先将滚子抬到草房中,安放于北面,然后点灯烧香。顶礼膜拜,祝滚子安息。仪毕,合家聚吃扁食,或油搅团之类的上等食物,庆祝谷物丰收。 流行于青海藏区的农业生产习俗。既碾场结束后为石滚举行的休闲仪式。滚子也叫“碌碡”,是打场脱粒的工具,一般为一长型八楞或圆型石柱。每年打完场后便择日在碾场的东北角举行卧滚仪式。届时由一德高望重者主持,先在场上铺草,并排放好滚子,向其煨桑(点上柏树枝),奠纸,酹酒,以示对滚子的犒赏,然后主持者致词: “千转忙,百转忙,打碾颗粒尽归仓。夏秋辛苦多,如今安息场。请酒奠基,来格来来尝。”也有的地区是各家单独举行。既将滚子拉到家中,放置在草房北面,然后点灯,烧香,向其叩头,祝滚子安心休息。 藏族农业生产习俗,流行于青海藏区。即碾场结束后为石滚举行的休闲仪式。石滚也叫“碌碡”,是打场脱粒的工具。有大有小,各式各样,有的中间粗,两头略细;有的是一圆柱体;有的是八楞形;有的圆柱体上有深约两厘米的沟槽;用途各异。大圆柱体的用于打场,每年打完场后便择吉日在碾场的东北角举行卧滚仪式。届时由一德高望重者主持,先在场上铺草,并排放好石滚,煨桑(点上柏枝)、烧纸、酹酒,以示对石滚的犒赏,然后主持者致词: “千转忙,百转忙,打碾颗粒尽归仓。夏秋辛苦多,如今安息场。请酒奠基,来格来来尝。”礼毕,石滚今年不再用。也有的地方是各家单独举行,把石滚拉到家中,放置在草房北面,然后点灯,烧香, 向其叩头,祝石滚安心休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