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废两改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71 废两改元中华民国政府废止银两,改用银元,统一货币的一次币制改革。1933年4月5日和6日先后发布废两改元的布告和训令,规定从4月6日起,所有公私款项的收付,一律改用银元,不得再用银两。银元与银两的折算率定为1元等于上海规元7钱1分5厘。宣布废两改元前,于3月8日规定了银本位币以元为单位,1元等于100分,1分等于10厘,1元总重26.6971克;银88%,铜12%,即含纯银23.493448克,银本位币的铸造专属于中央造币厂。废两改元在客观上起了统一货币,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废两改元国民党政府废止银两,采用统一的银本位币的一次币制改革,实行于1933年4月6日。规定自该日起,所有收付,一律使用银元,不得再用银两,并规定以银本位币的元为单位,每元含纯银23.49344克。银元同银两的折算率,定为一元等于上海规元七钱一分五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