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原始农业长足发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原始农业长足发展分类:【地域文化】 农业由采集经济演变而来。农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是人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甚至有人将农业的出现称之为“新石器时代革命”。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的中心之一,新石器文化遗存绝大部分属于农耕文化的性质。黄河流域是我国原始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从公元前五六千年起,这里的农耕文化已进入繁荣阶段。生产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磨制和钻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工具的质量和效率大为提高。农业工具主要取材于石、木、骨、蚌,种类有铲、耒、锄、刀、镰、石磨盘和磨棒等,分别用于耕种、收割和加工粮食。受黄土地带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主要种植粟、黍等耐旱作物,有些地方还栽培蔬菜。粟类植物是我国最早的人工培植谷物,自新石器时代起,长期成为黄河流域居民的主要食粮。为了制服困扰黄土地的干旱,人们挖掘水井和沟洫,发明了原始的灌溉技术。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大量的酒器,这表明,由于工具的改进和农耕技术的提高,生产的粮食除满足正常的食用外还有剩余,人们将剩余的粮食用来酿造美酒;饮酒之风的盛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