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参军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参军事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佐官名。又称“参军”。东汉末期,将军、三公统兵出征,多委他官参谋军事,称为参军事。位虽高,然不常设。三国魏时,在州已有参军事的设置。自晋以后,州刺史带将号者,开府设僚属,参军事成为常设官。军府制形成后,参军事地位渐降为公府、军府的僚佐。东晋以后,又有行、兼、除、板等不同名称,用以区别其地位和等差。又诸参军、行参军有冠以职名者,如记室参军、录子参军及诸曹参军等,或内领府事,或外领郡县。其署曹者则称某曹参军、行参军。至于不署曹的则只称参军事、行参军事,在府署中或宾游宴玩,或供府主驱使,无常员,无常职。相延至隋唐,朝廷诸台司、卫府,地方王国诸机构均置参军事,分曹办事,体制渐趋于划一。宋沿唐制,为散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