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人豪饮的是(含酒精量不高的)黄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古人豪饮的是(含酒精量不高的)黄酒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有若干豪饮的记载,动辄就是几斗几大碗,甚至以“石”计,如西汉的于定国、东汉的卢植、曹魏的刘伶,据说分别有“至数石不乱”、“能饮一石不醉”、“一饮一石”的海量。这些记载当然有夸张之处,但如果知道他们所饮的都是含酒精量不高的黄酒,也就不会太惊异了。 酿造酒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酒类,因为酒中之糟要用压榨法除去,故而又称为压榨酒。这类酒在今天的代表就是产于绍兴的著名的绍酒,如果追溯历史,南朝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一书中就已有“山阴甜酒”的记载,可知绍酒被民间称为“老酒”,确实名不虚传,至今绍兴黄酒等在江南一带作为做餐用的调料。 由于酿造酒含酒精不高(以今天绍酒为例,含酒精在13~20%左右),好酒者深感不能满足,于是从周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探索提高酒中所含酒精浓度的办法。《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有“见于尝酎”之载。《汉书?景帝纪》有“高庙酎”之载,这类“酎”酒,据《说文》和《广韵》的解释,就是以酒作为水再重新酿造之后的高级酒。古人以为这样反复酿造之后会使酒味更加浓烈,可事实上效果却很不理想。这是因为酒精本身具有抑菌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以上时,酵母菌就停止繁殖了,发酵作用不可能迅速进行,酒精浓度也就不会有多大提高。 要增加酒精含量,必须另寻新路。经过多方探索,终于产生了蒸馏酒,也就是今天的烧酒, 酒含量可以达60%以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