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代的皮币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代的皮币

分类:【风俗文化】

从我国史籍记载上看。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不仅野鹿甚多,统治者的鹿苑也是相当够规模的。《左传》曾记载僖公三十三年:“郑之有原囿,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敞邑,若何?”

而《左传?庄公十七年》又说:“冬多麋。”杜预注:“麋多则害五稼,故以灾书。”可见鹿多到可以危害庄稼的程度。正因鹿的资源丰富,文献上所见鹿角器和其他鹿产品的加工制做也多,《周礼?考工记》(下)就有“鹿胶青白”的记载。更重要的是,鹿皮自古就是彩礼和钱币。 《辞源》引谯周《古史考》:“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两张鹿皮)为礼”。可见鹿皮从进入父系社会有婚嫁之始就是重要的民俗物资了。不仅如此,它也是古代大臣见君王的贽礼,可作钱币使用。“古都皮币,诸侯以聘享。汉武帝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缋(绩)为币,直四十万,王侯朝觐,享聘必以为荐璧然后得行。”(《太平广记》)《史记?孝武本记》更早有记载:“其后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为币,以发瑞应,造白金焉。”《史记索隐》案:‘《食货志》:“皮币以白鹿皮方尺,缘以缋,以荐璧,得黄金一斤代之。’”,又《汉律》:“皮币率鹿皮一尺,直黄金一斤。”这都说得很清楚:原以白鹿皮一方尺,加上边饰,用以垫璧,可顶黄金一斤的价值。同时又说它可以值40万钱,或干脆没有璧只有鹿皮方尺,就可值黄金一斤。(所谓“黄金”,古时盖指铜,或许后者记录有误,脱“壁”字。但白鹿皮名贵,于此可见一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用它为币时是“以发瑞应”的,想利用“白鹿”的神异和“白金”相通,得到更多的“白金”(银子)

为什么白鹿皮如此名贵呢?这又是更古老的民俗信仰了。从周穆王时就有关于白鹿瑞应的传说了。《国语?周语》:“周穆王征犬戎,得四白鹿,而荒服者不至”。说是因为获得四只白鹿,很快征服了蛮荒部落,再没人敢与周穆王较量了。这说明生物学中的“鹿的白变型”早已引起先民的注意,并给予神化。这种“瑞应”,从周穆王起,到汉武帝发扬光大,给以物质化,主宰了两三千年封建社会的祥异观,几乎每个王朝都有大量记载。如《魏书》卷一百一十二灵征志:“太祖天兴四年五月,魏郡获白鹿,王者惠及下则至。”直到明嘉靖十二年,河南巡抚吴山献白鹿,浙江总督胡宗宪两进白鹿;都被认为是祥瑞的征兆,备受褒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