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代量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代量制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历代政府确定的关于计量物体容量的标准、量器、容量单位等的制度。古代最早的量制,见于商周文字。《周礼》中讲周代的司市有责任“以量度成贾而征价”。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量制比较混乱。齐国的公量,以四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十釜为钟。而田氏的家量,改为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十釜为钟。后田氏代齐,就把家量作为标准容器。战国时韩、赵、魏沿用春秋时晋国的度量衡,容量单位分益、斗、斛3级。秦国量制自成体系,其单位有升、斗、桶、石4级。商鞅变法时,“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传世的商鞅铜方升是中国度量衡史上最早的标准量器,其容积为202.15毫升。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仍以商鞅所平为准。汉初量制承秦量制,量的单位是龠、合、升、斗、斛5级,2龠=1合,合以上皆10进位。后改龠为勺,10勺=1合,也成了10进位。汉代各市备有专用的度量衡标准器,以检校市场上商贾的私器是否符合规定。西汉后期,度量衡渐趋紊乱。王莽改制,对度量衡制度作了大的变动,由中央制造并颁布新的度量衡器,传世的新莽嘉量,具备斛、斗、升、合、龠五量。两晋南北朝,量制混乱多变。据统计,自东晋至隋,量的增大率约为100%至200%。南北朝时,斗的量值就有2000毫升、3000毫升、4000毫升、6000毫升4种。隋制定度量衡,开皇(581―600)年间以古斗3斗为1斗,大业(605―616)年间复古斗。唐以法令形式确定使用大小制,斗分大小,大斗6000毫升,小斗2000毫升。宋时量制也有调整,增加“石”为单位,1石=2斛;改1斛为5斗。宋以后,斗的量值不断增加,明时1斗约为10000毫升。明清时期,量器由工部照户部定式铸造铁斛斗升,发各官衙仓场。漕斛为标准器。私造斛斗行使,依律问罪。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