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尔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古尔鲁分类:【中国民俗】 古代藏族说唱曲中曾有“古尔”、“鲁”、“其”这三种名称,文字不同,但基本含义一样。近代“古尔鲁”分别成为民间和宗教两种说唱形式之后,“古尔”在宗教说唱方面用得多一些,而“鲁”在民间用得多一些。 在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期,“古尔鲁”不仅在民间流传,而且王室贵族和传播佛教的著名人物,也开始使用“古尔鲁”来进行娱乐并宣传佛教。 随着后来西藏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较有影响的“古尔鲁”专著,如:《至尊多罗那他教言道情歌集》(1575―1633年)、《吉美旺布论教言古尔》(1728―1791年)、丹白准美著《报答父母之恩,为死者吟诵嘛呢之古尔央》(1717―1786年)、《修心古尔念诵梵天之声》(1708―1757年)、格桑嘉措著《松古尔教诲》、热强姆加布贡等著《教言道情歌集》、珠巴贡钦白嘎尔著《白莲花金刚歌集》、恰当强巴曲达著《六聚避世者自我解脱歌》等,其中最为突出和著名的则是《尊者米拉日巴古尔鲁》。《尊者米拉日巴古尔鲁》的内容绝大部分表现了噶举派的观点,旨在宣扬人生苦海、世事无常、超脱轮回等佛教教义。米拉日巴一生贫困,备受欺凌,并曾进行过反抗,但是对神明的无限信仰决定了他把幸福寄托于来世。米拉日巴的法号是协巴多吉,意为“笑金刚”,“笑”产生了米拉日巴的密教名字,他也经常会逗其他人发笑,他在向弟子日琼巴介绍其生平时将此作为可以使人致笑的功德业。他解释说自己的笑是艰苦修道的结果。米拉日巴对后世亦有较大影响,在其逝世300多年后,与其母同属一个家族的赤巴钦王室后裔桑杰坚参(1452―1507年)自幼崇敬米拉日巴,并以他为楷模潜心苦修。为申张噶举派的势力、赢得群众,他不辞千辛万苦,跋山涉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奔走于西藏阿里、卫藏、达波、贡布等地,终于收集、整理、编辑成了一部完整的驰名中外的《尊者米拉日巴盛解古尔鲁》说唱集,这可以说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部说唱本,被大量刻印。该书散文与韵文并茂,记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