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古朴的礼俗风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朴的礼俗风尚

分类:【地域文化】

除了这些不成文的法规外,在一个民族,一个村寨中,还有许多不成文的礼俗。这些礼俗多表现在迎宾待客、为人处世等方面,体现着一个民族的道德风貌。

云贵地区各民族普遍都有盛情待客的礼俗,不论来客是否认识,都迎请进屋,热情款待。景颇族有句俗话是:“家里只有打狗的棍子,没有赶走客人的棍子。”景颇人一向对于来客不论生熟都留食留宿。把客人当自己人看待,因此只用家常饭招待客人。但在主人递送烟茶时,客人必须双手接过,以表示尊重和感谢。基诺族招待客人时须制作丰盛的酒菜以表示自己的热情。一般进餐前主人要先请客人喝酒,主人将酒杯依次传给每个客人,谁一饮而尽,谁便获得“好朋友”的褒称,主人就会给他夹上满满一碗菜。饭后,主人还要为客人唱祝福歌。侗族用喷香的油茶待客时,发给客人一只筷子,客人喝饱时,要把筷子架在碗上,否则主妇会不断给客人添加油茶。布依族的待客习俗也颇风趣。客人进门后,主人首先用枕头二块粑招待客人,稍后才用正席宴请客人。有意思的是,主人在敬酒劝菜时,并不请你先尝山珍海味,而是首先将一只鸭头、一对鸭脚送给客人吃,这表示是用整只鸭子款待客人。客人必须把鸭头鸭脚吃下去,才能再吃别的菜,否则客人会不高兴。独龙族待客的礼节更是别具情趣。当客人来到独龙人家,主人立即迎上来,先弯下腰,然后发出一阵笑声,再笑嘻嘻地对客人说:“请到这里坐吧。”这时客人也应弯腰报之以笑声。只有在进行了这种例行的礼仪之后,主客才能谈及其他事项。独龙人在旅途上遇到他人时,也是以笑为礼。先是用双手搁在胸前,然后将脸转到右侧,并发出一阵格格的笑声,再轻声寻问对方去哪里,对方也是格格地笑一阵再说明去处。年轻姑娘遇到陌生人,也是笑着赶紧躲避。到独龙族家吃饭,再好吃的饭或烤肉,也只能得到平均的一份,因为在独龙族的观念中,把贵客当作家庭中的一员平等对待,是对客人最大的尊敬和关心了。这反映了独龙族的原始平均主义的遗风。

敬老是云贵各族人民普遍崇尚的社会风习。老人无论是在村寨,还是在家庭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受到晚辈的尊敬。傣族的习惯是凡晚辈从长辈面前过,都要弯腰细步,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在一些场合里,晚辈还要对长辈行跪拜礼。在阿昌族中间,青年人聚会时,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田间,也不论在干什么,只要有老人走过来,就要站起来让座,表示尊敬、欢迎。贵州一带的仡佬族,凡村中发生重要事情,或哪家有喜丧之事,首先要请的都是村中的老者。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是云贵许多民族一直保持的古朴风尚。独龙族人白天外出劳动,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是虚掩着,从不上锁,有的人家在粮仓门上插一些树枝条,用意也不是防盗,而是作个记号而已。如果有谁拾到钱或物,总是想方设法寻找失主或原封不动保存起来,以特定标志出示招领。基诺族外出也从不锁门,有时把工具、食物置于路旁,等回来时再取,东西安然无恙。

从乡规到礼俗,人们可以看到,在云贵各民族中,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纯朴的民风与愚昧的陋制往往并存于同一社会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终将取代愚味,落后的神判陋制已被人们逐渐取缔,纯朴的民风却在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沿袭着,发扬着。直至今日,当人们来到布依山寨、侗乡木楼,仍会受到鸭头鸭脚的礼遇,喝到喷香的油茶。当路遇独龙人时,依然会听到独龙人那友善而悦耳的笑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