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叫魂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叫魂儿分类:【中国民俗】 现代民间招魂,大多是为小儿受惊吓而进行的。仪式由家中老者如奶奶在夜晚进行。有的手执大扫帚拖于身后,四方游走,八面呼喊:“××回来哟!”随后小儿则应声而答:“回来了!”有的则需备香烛祭品去白日受到惊吓或遇邪的地方招魂,或用簸箕扣在那个地方,连呼三声:“××,回家吧”,然后端起簸箕回家扣在小儿身上;或用小儿穿的袄覆在那个地方,呼叫三声后,抱起来回家覆在小儿身上。进门口之前还要问:“××回来了吧?”家里人应答:“××回来了!”还有一种办法。小孩子摔倒之后,先让孩子蹲在地上,然后一边抚摸着头,一边用嘴在孩子头上吸一口气,再转身把这口气吐出去,然后念叨:“回来吧,回来吧,揪揪毛,吓不着。” 婴儿在外睡了,抱回家时,沿途要叫着婴儿的乳名:“××,回家睡大觉去了,走啊,回家去睡了。”俗以为小孩魂魄异常活泼,常常魂不守舍,当他们睡了的时候,小魂飞出身外闲逛,如果不叫,魂仍在外面玩,玩够了回到原处无所依附,小孩就算丢了魂,长睡不醒。 还有一种叫魂法,叫“睡叫”。大人将小孩的鞋藏到他的枕头下面,半夜的时候,母亲一边抚摸他,一边高声说:“××回来?!隔山隔山应,隔水隔水答。我儿的回来?!” 旧时,渔民出海葬身海域,尸体难找之事频有发生,亲属便在海滩设香案招魂,称“招魂下葬”,因招魂之仪式均在夜间涨潮时举行,故又叫“潮魂”。招魂时,请来道士作法以超度亡魂,事先搭好草棚,内置稻草人,并在稻草人怀中放入写有死者生辰八字的纸条,夜黑之后,点燃数处火堆以便游魂见光还乡,待半夜潮涨时,死者家属披麻戴孝提一盏有字号的灯笼,面朝茫茫大海呼喊死者的名字:“×××,海里冷呀,屋里来啊!”边喊边提灯走向草屋,后边一个孩童或亲属应声道“来喽”,如是直到潮水涨平,道士铃声越摇越紧,一声“刷勒勒”巨响,算是把海上飘浮的阴魂招进了稻草人中,此景极度凄凉悲哀。第二天把稻草人放入棺木抬上山土葬,送丧仪式与正常人出丧相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