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史诗的历史发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史诗的历史发展分类:【地域文化】 程式化的叙述模式,规律性的母题系列,并不就意味着史诗缺少变化和发展。史诗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所以其内容、结构、规模等便有了明显的演讲痕迹。我们知道,英雄史诗的基本主题只有两个:婚姻和征战(这令人想起“爱和死是艺术的永恒的主题”的说法),但需注意,不同时期的婚姻和征战,其性质或内涵是各不相同的。以婚姻型史诗为例,就有抢婚型史诗、考验女婿型史诗和包办婚姻型史诗的不同。而征战型史诗亦可大致分为部落复仇型史诗和财产争夺型史诗。其中,抢婚型史诗和部落复仇型史诗,无疑是最古老的形式。前者来源于原始社会的抢婚风俗,后者通过勇士与蟒古斯(恶魔)的斗争,反映出民族社会的复仇现象。 随着蒙古社会的发展,婚姻和家庭制度起了变化,史诗中出现了考验女婿的内容。这说明这时的婚姻关系已成为联合不同民族部落的一种手段。考验女婿不仅仅是为了女儿个人的前途,而是女方民族部落通过选择一位英武非凡的女婿,并进而与其氏族部落联合,从而加强自己的力量。史诗中有岳父带着自己的氏族迁徙到女婿部落附近去生活的情节。可以认为,这种情节内容来源于蒙古历史上氏族联合、部落联盟的社会现实。 至于征战型史诗,则大体可以认为是在原始社会的勇士与蟒古斯斗争的各种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一方面包含了前史诗时期的神奇内容,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史诗形成时期的社会现实――氏族和部落的复仇战争。这一情节内容的出现,当是在私有制和阶级出现之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氏族所有制和私有制相继产生,也因此出现了财产争夺,史诗中也便出现了财产争夺的新内容。蟒古斯形象的含义也有了变化,它曾是与人作对的支配人的自然力或敌对民族的象征,现在则又被注入了某些奴隶主的特征。征战型史诗的最后一个形态,是描写封建汗国之间征战的史诗(如《江格尔》)。我们当然不能认为史诗的题材内容就一定是史诗最后形成时期的社会现实的艺术再现,但这种现实存在终究会或直接或曲折地影响甚至决定这种艺术再现。 史诗情节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史诗规模由相对短小到结构宏大的过程。有人将蒙古史诗归纳为三大类型:1.单一情节结构的史诗(单篇史诗);2.串连复合情节结构的史诗(串连复合型史诗);3.并列复合情节结构的史诗(并列复合型史诗)。 单篇史诗,经由历代民间艺人们的不断创新和加工,其内容便会进一步扩充和完善,结构也进一步严整复杂。从形式上说,就是在一个母题系列、一条故事线的起首、中间或结尾部分嵌入新的母题,或嵌入一条派生情节线,形成一个插曲。或者在一个母题内部展开,造成一种细节的膨胀。例如某些形象的简单交待,为一种繁复细致的描绘取代,使形象更为生动精细,富有活力。这样一种由简入繁的过程,是符合艺术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