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史馆修史与私人修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史馆修史与私人修史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修史传统,也是世界上修史制度最为完备的文明古国之一。史馆修史与私人修史,是两种不同的修史形式和途径。

史馆修史,属官修。起源于后汉明帝时,置兰台令史18人撰史,以及章帝、和帝之后,将图籍移于东观,撰成《东观汉纪》,而兰台东观,就是史馆的起源。北魏节闵帝时,设修史局,派员监修国史,史馆已具雏形。北齐时,改修史局为史馆,编撰《魏书》并有总监、主修之设置,史馆初具规模。隋文帝时,诏魏澹改撰《魏书》,王邵、李德林、牛弘等分撰《齐志》、《齐史》、《周纪》,即史馆的组织。唐初沿隋史馆旧制,武德年间曾诏萧?、陈叔达、封德彝、崔善为、裴矩、窦?等分撰《魏史》、《周史》、《隋史》、《梁史》、《齐史》、《陈史》。但史馆修史作为制度建立,是唐太宗时代的贞观三年(629)。据《旧唐书?职官志》载,“历代史官,隶秘书省著作局,皆著作郎掌修国史。武德因隋旧制,贞观三年闰十二月,始移馆于禁中,在门下省北。宰相监修国史,自是著作郎始罢史职。”这种把史馆移到皇帝直接控制之下的门下省,由宰相领导修史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未变。

私人修史较史馆修史出现得早,虽名为私修,但材料来自官府,且作者多在朝廷世代为史官,如司马迁、史官为其家族祖传恒业。其父是朝廷的太史令;有的编修者,久为封建官府中的修史要员,如《南史》和《北史》的作者李延寿,官至御史台主簿,《新五代史》的作者欧阳修,为宋朝的翰林学士、史馆的主笔,《新元史》的作者柯绍?,为清史馆的总纂。私人修史的刊刻、推行,也要依靠官府的力量和命令。

史馆修史与私人修史,虽形式不同、短长各异,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皆为封建史学。重要的是,它们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我国古代史学的繁荣兴旺和文化的光辉灿烂。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