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叶尔羌汗国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叶尔羌汗国

分类:【地域文化】

16―17世纪察合台后王在天山南路建立的封建汗国,清代文献称之为回部,将它与天山北路的准部并列。有关叶尔羌汗国开创时期的史料主要得自于《拉失德史》

*

。汗国的开创者速檀?赛德,本是吐鲁番

*

的察合台后王阿黑麻之子,满速儿之弟。因与其兄争权失败,逃往喀布尔投奔其表兄、帖木儿后王巴布尔。后来,在朵豁剌惕部首领赛亦德?马黑麻?米儿咱的帮助下,占据安集延作为根据地。1514年,他率军越过帕米尔高原,攻入天山南路的喀什噶尔、英吉沙、叶尔羌、阿克苏等地,驱逐当地统治者阿巴?绊乞儿的势力,并在喀什噶尔自立为汗。因此该汗国在当时亦有喀什噶尔汗国之称。

1533年,赛德汗在远征拉达克的归途中病卒,长子阿不都?拉失德即汗位,并将汗国的统治中心迁到了叶尔羌。拉失德汗

*

在位期间,对汗国的本土,天山南路的六城地区(即所谓阿尔蒂沙尔)继续保持稳固、统一的统治;同时在对哈萨克、吉利吉思

*

等民族的战争中取得多次胜利,从而迟滞了这些民族对蒙兀儿斯坦的占领。由于朵豁剌惕家族的势力被剪灭,汗权似乎变得空前强大。拉失德汗在文化上的建树更为显著。叶尔羌成为新兴的文化中心。

拉失德汗死于1570年左右。有关其统治后期及死后的情况一直是模糊不清的。汗国似乎存在着分裂的趋势,同时与哈萨克、吉利吉思等民族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1603―1605年,葡萄牙人鄂本笃在前往中国途中路过叶尔羌汗国。根据后来利玛窦整理的《鄂本笃访契丹记》,可知当时的叶尔羌汗是摩哈美德(穆罕默德)。叶尔羌是一个“商贾如卿,百货交汇”的繁荣城市。汗国境内的主要城市,如喀什噶尔、阿克苏、察理斯(焉耆)等,俱由汗的兄弟子侄管理。吐鲁番和哈密等地亦已归入汗国的版图。

叶尔羌汗国后期,政权农渐被伊斯兰教首领和卓们控制。和卓自称是穆罕默德的后裔。天山南路地区最早的和卓名叫玛赫杜米?艾札木,拉失德汗统治期间,他从撒马尔罕来到喀什噶尔传教。随着当地伊斯兰化的深入,艾札木的子孙们的势力越来越大,天山南路各城都被他们控制,汗室成员亦成其傀儡。与此同时,当地穆斯林划分为白山派和黑山派(清代文献又译为白帽僧和黑帽僧)两大教派,它们之间不断发生流血冲突。吉利吉思人亦已渗入天山南路地区,插手于当地的教派斗争,从而使汗国的分裂局面更为加剧。

正当叶尔羌汗国内部陷入无休止的纷争时,天山北部的准噶尔部势力迅速崛起。清康熙初年,叶尔羌汗伊斯美耳帮助黑山派驱逐白山派,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向准部求援。1678年,准部首领噶尔丹

*

率兵攻入天山南路,灭尔叶羌汗国。

东察哈台汗国秃黑鲁帖木儿的后裔赛义德于16世纪初期在天山以南创建的国家。其疆域包括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哈密、帕米尔高原及其西南的希瓦和瓦汗地区。因其首都为叶尔羌, 故而习惯地称之为叶尔羌汗国。西亚和中亚的史籍则称之为Mam lakat―iMonghul iye或Shahri Moghuliye, 意为蒙古国, 这仅从汗国的统治者原为蒙古贵族着眼, 没有注意到这时的汗国统治者早已伊斯兰化, 并已融合于维吾尔族之中。欧洲的史籍则称之为喀什噶尔汗国,这是由于《拉失德史》记载赛义德汗创国之前的历史时, 一再出现米尔扎?阿巴?绊乞儿统治的喀什噶尔王国所引起的误会。叶尔羌汗国的前期, 统治者奋发图强, 西击月即别 (乌兹别克), 北败哈萨克和吉尔吉斯, 东并东察合台汗国, 致力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出现过一个比较繁荣昌盛的时期。后期因和卓势力的扩张,汗权的衰落,伊斯兰教的派系斗争,国力逐渐衰退,最终导致准噶尔部的入侵与和卓家族的统治取代了汗族的统治,从而导致叶尔羌汗国的灭亡。汗国自1514年9月由赛义德汗创立,至1680年被蒙古准噶尔部首领支持下的和卓势力所灭,前后共存在166年。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