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叶燮的诗歌理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叶燮的诗歌理论

分类:【传统文化】

叶燮(1627―1703),清代文论家。字星期,号已畦。浙江嘉兴人。晚年称横山先生。叶燮是我国17世纪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他在和唯心主义、教条主义、复古主义文艺思想的斗争中,深入探讨了诗歌本源、诗歌发展、创新,诗的真实性、艺术性,作家修养等问题,提出了系统而完整的诗歌理论。在分析诗歌的源流正变时,他认为诗有源有流,有本有末。他要因流而溯源,循末以返本。所谓“源流、本末、正变、盛衰,互为循环”(《原诗?内篇上》);但又坚持“变中有不变者在”的原则。在探讨诗歌表现手法时,他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对创作者来说,是“才、胆、识、力”的问题;对被反映者来说,是“理、事、情”的问题。“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大之经纬天地,细而一动一植,咏叹讴吟,俱不能离是而为言者矣”(《原诗?内篇下》)。叶燮的诗论具有鲜明的朴素唯物主义倾向及辩证法思想。这一理论,对破除正统观念、促进革新、总结创作经验,是一种开创性贡献。清人评价他的诗论“尽扫古今盛衰正变之肤说,而极论不可明言之理与不可明言之情与事,必欲自具胸襟,不徒求诸诗之中而止”(《原诗跋》)。叶燮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