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吃虫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吃虫节分类:【风俗文化】 仡佬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二日举行。当地民间相传:古时仡佬族山乡虫灾严重,粮食歉收,于是悬赏三头肥猪除虫。公鸡、鸭子和道士去除虫,均失败。有一个叫甲娘的妇女,于六月初二那天,带着子女回娘家,因穷困无钱购买礼物,便在田头捉回几包虫作礼物,到娘家后将虫炒熟请众人食用,众人皆感味道颇佳,于是竞相捉虫炒食,一时间害虫大减,粮食获得意外的丰收。人们将三头肥猪赏给甲娘,甲娘则杀猪回敬乡亲。甲娘死后,人们在田间修庙,称为“吃虫庙”,因此而形成吃虫节。届时,村寨中已出嫁的姑娘必须按时赶回娘家过吃虫节,并在途中捕捉各种害虫,带回娘家作为菜肴的原料。各家各户用捕捉来的害虫,做成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蚜米泥鳅等各种菜肴,家人围坐在一起,家长说“吃!嚼它个粉身碎骨,吃它个断子绝孙!”,而后家人持筷共食。食毕,全村男女老少汇聚于村中吃虫庙前,载歌载舞。然后人们排成长队,敲锣打鼓,穿行于田垅间,边走边捉害虫,并插上染有鸡血的小白旗,以向害虫示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