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各类民俗活动日趋兴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各类民俗活动日趋兴盛分类:【中国民俗】 随着乡土意识的抬头,台湾各类民俗活动日趋活跃。世纪之交前后曾举办有“点灯祈福庆元宵”、“全省民族工艺大展”以及每年的“台湾民俗技艺节”、“传统艺术民俗技艺竞赛”等大型民俗活动。如1999年春节在台中市民俗公园举办的“兔年台湾民俗文物大展”,参展的民俗文物主题与单位计有:兔年民俗与文物(省立博物馆)、馆藏台湾总督府漆器(台湾省文献委员会)、香炉(台北县民俗文物学会)、玻璃文物(台北县三峡民俗文物学会)、礼器(桃园县文物协会)、先民智慧文物(新竹县文物协会)、印模(台中县民俗文物协会)、布袋戏偶(台中市民俗文物学会)、童玩(台中市乡土文物学会)、南投陶(南投县民俗文物学会)、烟具(彰化县民俗文物协会)、碗盘(屏东县古董协会)、阿美族生活器物(花莲县民俗文物学会)等。 此外,各类民俗活动也逐渐进入大学,如1997年5月12日至19日,中正大学中文系曾举办“在地文艺”活动,内容包括布袋戏、舞台剧公演、傩戏面具文物、口传文学采集、渔村谚语展览;并专设民俗文艺摊位,由民间艺人进入校园现身表演绝活,活动由本校民俗学研究者陈益源老师指导,外校著名民俗学专家王秋桂教授专程前来讲授《民俗学田野调查》等。在乡土艺术教学中,许多教师注意导入各种民俗活动,如将乡土艺术中的民俗节日、祭祀仪式、民歌、民谣、戏曲、庙会仪式、舞蹈等作为教学内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