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吆喝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吆喝声分类:【中国民俗】 市声可分为吆喝声和响器声两种。吆喝声其实就是叫卖声,但与乱叫乱喊大不一样。其特点有三: 其一,吆喝声讲究实用性,不管是售货、服务,还是收购,目的都是为吸引主顾,因此,吆喝声多直接将商品名称或者收购物品名称叫出来,即所谓的“卖什么吆喝什么”。如:“活鲤鱼哎!”“江米年糕、蜂糕、爱窝窝咧!”“买大小金鱼来!”“哎嗨!大小哎小金鱼嘞!”“三角儿,炸焦!”等等。有的小贩在叫卖商品名称时,还即兴发挥,对所售商品进行夸赞,简单的如:“好热呀!烫面饺儿来!”“爱窝窝好馅嘞,桂花果馅爱窝窝!”“筋道嘞滑透嘞,桂花味的什锦馅的元宵啊!”“斗大的西瓜,船儿大的块来!”“块儿大来,煞口儿的甜,沙凌凌的瓤儿,赛过冰糖。”复杂的如:“糖杂面!糖杂面!姑娘吃了我的糖杂面,又会扎花儿,又会纺线儿;小秃儿吃了我的糖杂面,明天长头发,后天梳小辫……”“清水嘞,杏儿嘞,不酸嘞,粘了蜜嘞,里头还有个小鸡儿嘞!”“又解渴,又带凉,又加玫瑰又加糖,不信您就闹碗尝一尝──酸梅的汤儿来另一个味儿来!”还有的则叫出商品用途,如:“茵陈嘞,泡酒喝!”“供佛的来──桑葚来大樱桃!”“买神符来!恨福来迟避五毒儿哇!”“买点糖瓜吧,您可别忘了祭灶啊!” 锯盆锯碗锯大缸 其二,吆喝声讲究音乐性,其中以两音节者为多,如“小枣―――切糕”、“五香―――瓜子”;也有的富于音调变化,如前半较缓、后半急促的“江米酒喂──炒面”“硬面儿―――饽饽!”相比而言,卖包子、卖豌豆黄儿的吆喝声更是响亮欢快,简直是一曲曲短歌:“包子哎,漂白我的面子儿吧,尝尝包子的馅来吧!”“新拉的屉嘞,热包儿热的嘞,发了面的包儿又热嘞,包儿得嘞热的嘞。”“哎,这两大块嘞哎,哎两大块嘞,小枣儿混糖儿的豌豆嘞哎!哎两大块嘞,哎这摩登的手绢呀,你们兜也兜不下嘞哎,两大块嘞哎嗨哎,哎这今年不吃呀,过年见了。这虎不拉打盹儿都掉下架儿嘞哎!”有的吆喝语甚至就是一首首动听的歌谣,如走街串巷卖扎制小玩艺儿的,吆喝道:“小玩艺儿,独一份儿,小孩儿买来多有趣儿!不给买,撅着嘴儿,撒泼打滚不愿意儿!一对儿一对儿地掉眼泪儿!” 其三,吆喝声都有一定的时间性,一天中,比如早晨卖烧饼麻花,中午卖果子干、玫瑰枣儿,晚上卖炸豆腐,夜里卖硬面饽饽,从早到晚不同的时间都有不同的吆喝声,决不会混乱。一年中,一月卖金鱼、爱窝窝、江米酒、元宵等等;二月卖太阳糕、活虾米、和菜等等;三月卖香椿、蒸饼、凉粉等等;四月卖清水杏儿、黄花鱼、芍药花等等;五月卖粽子、江米藕、桑葚、神符等等;六月卖西瓜、豌豆糕、蜜桃、菱角等等;七月卖葡萄、枣、莲花灯、爆肚等等;八月卖豆芽菜、雪里蕻、酸枣、豆汁儿等等;九月卖柿子、落花生、大白菜等等;十月卖羊头肉、炭、蒲帘子等等;十一月卖硬面饽饽、水萝卜、茶汤等等;十二月卖关东糖、供花、松柏枝儿和芝麻秸儿、皇历、年画、春联等等。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月份,往往就有不同的吆喝声,因此,许多因为工作太忙忘了季节的人,一听见这不同的叫卖声,立马醒悟到,原来已经换季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