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吉祥嘉话贺建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吉祥嘉话贺建房分类:【风俗文化】 住房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文明史中有重要作用。住房和居住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并受到种种传统风俗习惯所制约,产生不同的信仰、祭祀、禁忌等等民俗风情。建房仪式歌就是其中的一项流传面很广的民俗事相。 建房仪式歌贯穿于整个建房过程,从事建房的匠人一般都会唱并有传本。这是他们从事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精神产品。抄本一般叫“大浇梁喜话”,有的从木材的起源一直唱到房屋落成,高潮在上梁、装梁、抛梁,仪式相当隆重。喜话又称“好话”。一般从选址定位、定向、破土动工、平磉砌墙、上梁布彩、叉梁、安梁、绕梁、接宝、抛梁、做屋脊,直到进宅都唱喜话,这些喜话的内容都是招财进宝、吉祥如意、万事平安、百无禁忌之类。这中间有对天地神灵的膜拜,也有对发财致富的向往,也不乏对匠人及其祖师爷张班、鲁班的歌颂,曲折地反映劳动为人类创造幸福生活的朴素思想。如在江苏武进县搜集的一首“看地好话”唱道: 这块地是金龙地,这间屋是金龙屋; 金龙地上生凤凰,金龙室里出麒麟。 这块地是聚宝地,这间屋是聚宝屋; 聚宝地上出钱粮,聚宝屋里堆金银。 这块地是仙鹤地,这间屋是仙鹤屋; 踏着这地人不老,住着这屋寿松柏。 这块地是平安地,这间屋是平安屋; 日照太阳夜照月,年年月月太太平。 吉日吉时开金口,黄道吉日砌高楼; 我的话语灵又灵,赏钱喜封要优厚。 镇江市吉有余、殷瑞堂从木工张巧林口中采录的“大浇梁喜话”,流传面很广,在高邮一带也发现有抄本。内容就是从浇梁用的酒讲起,先讲杜康造酒,然后讲建筑材料竹木来源,经过千辛万苦运到各方,然后请“张班”、“鲁班”做成大梁。喜歌唱道: 一双高罩排两边,(高罩为民俗用物,是用筛子、金花等物绑在竹竿上,放在两墙之间,象征吉祥如意) 张、鲁二仙下凡来, 仙师门徒好巧手, 又做圆来又做方。 开工大吉,与梁同住, 张班请一对,鲁班请一双, 头线一吊,中线一弹, 又用锯子梭标,又用凿子凿眼, 长刨子出细,短刨子收光, 椽子空档排在你身上, 好一对如意挂在中堂。 据讲述者介绍,过去上梁先把正梁搁在三岔路口,架在“三脚马”上,房主要敬香烛,磕头。然后木匠说两句喜话:“手执银锯亮亮晶晶,主上龙子龙孙,与天同寿,与地同庆。”说过后,将正梁一头多余部分锯下来,用红纸包好,红札梗扎起来,拿回家敬在灶头上。上梁时,再拿下来交给木匠,用斧头劈开,叫“劈墩”。然后将它用火点起用此火“烘梁”。屋主人在正梁前供上猪头三牲,摆三个酒杯,敬香烛,磕头,放鞭炮。然后将酒杯交给大师傅(瓦木匠),就开始唱大浇梁了。浇梁带有祭祀性质,歌词唱道: 天上金鸡叫, 地上草鸡啼。 天无忌,地无忌,阴阳无忌。 人无忌,神无忌,与东家无忌,与瓦木两匠无忌。 神听世人口,木听匠人言。 张鲁二班走此过, 正在浇梁时。 先浇前檐步柱, 后浇紫禁高梁。 酒浇两头,代代儿孙出诸侯, 酒浇梁腰,代代儿孙穿龙袍, 酒浇梁尾,代代儿孙做官清如水, 浇来浇去,万事如意, 浇去又浇来,添喜又添财。 壶中此酒我斟,我请木龙高升。 系梁系到半虚空,摇摇摆摆赛金龙。 我问金龙哪里去?金龙去找紫金梁上蹲。 天上金鸡叫, 地上草鸡啼。 张鲁二班走此过, 正是落标时, 一般上梁仪式都在傍晚或凌晨举行,在鞭炮声中,挂有红绿彩绸并写有“上梁大吉”的大梁被抬上后,经过烘梁、叉梁、安梁、浇梁后,抛梁达到高潮,抛梁时匠人从梁上把馒头(喻满意、美满,又称兴隆馒头)糕点(喻高升、高兴)并鸡鸭血染的铜钿,从梁上抛下来,大家纷抢,抢到手交好运,并预兆房主日日兴旺,匠人口中唱到: 抛梁抛到东,主家洪福乐无穷, 抛梁抛到南,养个官官中状元。 抛梁抛到西,云端凤凰对金鸡, 抛梁抛到北,福如江海长流水。 抛梁师傅下梯时,口中反复念,“一代又一代,辖下云梯代代高。”并贴上对联,高声朗诵:“立柱喜逢黄道日,上房巧逢紫微星!”连喊几声“吉星高照!” 然后发喜钱,请吃上梁酒。 丹徒县以及苏北盐城,淮阴地区抛梁时,抛下馒头,唱抛梁歌时,充满惜粮之意,歌词唱道; 小麦生来二面黄, 它是农家五谷粮。 霜降时期种下去, 春三二月往上长, 五忙三时装上场, 上风掼来下风扬, 清清爽爽进了仓, 磨子一磨白如霜。 油面师傅手艺巧, 蒸出馒头我抛梁。 前抛三把多富贵, 后抛三把多吉祥。 恭喜!恭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