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后发制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后发制人分类:【传统文化】 这一思想首先出自西周时期兵书《军志》。《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记载:“《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意思是先发制人可以打击敌人的军心士气,后发制人可以等待敌人疲惫之后再进攻。一般地说,先发制人可以夺取战争主动权,而后发制人可以乘敌锐气已失之机反攻。因此,后发制人也和先发制人一样是军事家常用的一条作战原则。《战国策?齐五》载:“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夫驽马女子筋骨力劲,非贤于骐骥孟贲也,何则?后起之藉也。”可见,后发制人有时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对弱小的一方。历史事实证明,后发制人往往是弱军或正义之师克敌制胜的强大理论武器,如春秋时期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等都是后发制人的范例。从政治上看,后发制人有利于争取与国与民心。从军事上看,后发制人具有避敌锋芒、保存实力、待机破敌的妙用。可见,后发制人作为一条基本军事原则至今仍值得认真研究和继承。 中国古代一种战术思想,意指后于敌人发起进攻。古代兵法家认为:后发制人是弱军或正义之师克敌制胜的强大武器。因为,从政治上看,它可以有利于争取民心和盟军;从军事上看,它具有避敌锋芒、保存兵力、改善态势、待机破敌的妙用。可根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待敌“兵疲意沮,计不复生”之时,“起而收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