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否证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否证论

分类:【文化精萃】

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相对立,奥地利裔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可否证性原则。主张观察和实验不能证实一个理论,却能否证一个理论。可否证性被用作划分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界线。一个理论的科学性的判据是它的可否证性,或可反驳性。一个理论、假设、命题如果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能被推翻,不可能被反驳,它就是科学的。可否证性程度越大,它的科学性就越高,科学价值就越大。而一个理论的普遍性程度越大,它的可否证性程度就越大。因此,一个理论的普遍性越大,它的科学性就越高。科学的发展表现为扩大科学理论的普遍性,由普遍性更大的理论代替普遍性较小的理论。但是,不管科学性多么高的理论仍然只是假说、推测。波普尔关于科学知识增长的图式是:问题→试探性理论→通过检验排除错误→新的问题,如此往复,以至无穷。其中观察和实验不起证实作用,只起否证作用。可否证性原则是这一过程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而,这个图式作为波普尔的科学方法的描述,它的简明形式就是:推测与反驳。在这里,可反驳就是他的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否证论观点看来,科学方法的实质在于它的批判性。由于波普尔的哲学强调可否证性的意义,所以有时把它称作否证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