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歌与西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吴歌与西曲分类:【传统文化】 吴歌是流行于晋、南北朝间清商乐中出自江南的吴声歌曲,又称吴声或江南吴歌。西曲是清商乐中出自江、汉一带的“荆楚西声”,或称西曲歌。《晋书?乐志》:“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吴歌、西曲两者的风格均较柔婉抒情,但由于语言、地区、风俗习惯等差异,又各具不同特色。现存吴歌大都为晋宋时所作歌词,计有《子夜歌》、《华山畿》、《欢闻歌》、《阿子歌》、《前溪》等10余首,均载《宋书?乐志》、《乐府诗集》等书,内容多是以女子的口吻描写美好的爱情、相思的痛苦等。还有民间的祀神歌及陈后主创作的《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现存西曲大都为齐、梁时所作歌词,也载于《宋书?乐志》、《乐府诗集》等书。计有《三洲歌》、《采桑度》、《那呵滩》、《石城乐》、《莫愁乐》、《乌夜啼》第34首。内容多为男女的离愁别绪,也有些作品表现了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吴歌、西曲均包括歌曲与舞曲两类。每段多是以一首或数首五言四句短诗构成。吴歌、西曲的音乐非常动听,因而在当时颇受欢迎,但其面貌现已无从查考。保留下来的大量歌词不但为我们进一步追溯其本来面貌提供了文献依据,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过一定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