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代宫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周代宫殿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周代统治者居住的场所。西周宫殿遗址迄今未发现。从已发现的东周宫殿遗址可知,当时宫殿为高台建筑,殿基通常建在高7、8米至10余米的阶梯形夯土高台上,逐层建殿,形成错落有致的宏伟宫殿群。这种高台建筑便于防御和了望警戒,同时可显示权力的至高无上。在陕西咸阳市东郊高地上发现的秦都咸阳的一座宫殿遗址,是战国晚期宫殿遗址。为一高台建筑,包括殿堂、过厅、回廊、居室、浴室、仓库等。室内有火炕、壁炉和贮藏食物的地窖。台面有完备的排水设施。从中可窥见当时宫殿的概貌。战国时期的一部书《考工记》记述了周代宫殿建筑依循前朝后寝制布局的情况:宫殿前部为统治者治理政务的地方,即前朝,包括大朝(外朝)、日朝(内朝)、常朝(燕朝),并依纵向排列有皋门、应门、路门之门。大朝位应门前,日朝位应门、路门之间;寝分王寝、后寝,位路门内。王正寝称路寝,其前庭即常朝。《考工记》记述的前朝后寝或外朝内廷制度,对汉代以后历代宫殿建筑具有极大影响,后代将“三朝三门”制逐渐发展为“三朝五门”制。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