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周厉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周厉王

分类:【文化精萃】

西周国王,夷王之子。姬姓,名胡。他贪狠好利,用荣夷公为卿士,对山林川泽实行“专利”,对百姓横征暴敛。国人非常不满。他又命卫巫监视人民,有怨言者杀。国人莫敢言,在路上相遇只能以目相视示意。他竟向召公夸耀:“吾能弭(消除)谤(怨言)矣,乃不敢言”。召公谏阻道:“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厉王不听。终于在公元前842年爆发了“国人暴动”,袭击厉王。他逃奔到彘(今山西省霍县)。周朝即由召公、周公二相摄政,号曰“共和”。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上准确纪年的开始。共和十四年(前828)死于彘。在位34年。

姬姓,名胡,夷王子,夷王死后继位。即位之初,淮夷攻周,命虢仲伐之,不胜。厉王贪财好利,想尽办法搜刮民脂民膏。他以荣夷公为卿士,执掌国政。荣夷公教厉王对山林川泽的物产实行 “专利”,不准 “国人” (平民) 利用。大夫芮良夫以为这样一来,将会激怒民众,招致大祸,因而再三谏阻,厉王不听。人们忍受不了他的残暴统治,因而纷纷起来指责他的虐政。厉王更加恼火,便派卫巫去监视他们。只要卫巫诬告谁说了坏话,他就把谁杀掉。这样一来,人们很少说话,诸侯也不来朝拜。后来厉王对人民镇压更严,杀人更滥,弄得谁也不敢说话,连亲友熟人在路上相遇,都不敢打招呼,只能互相以眼示意。大臣召公切谏亦无济于事。厉王仍一意孤行。三年以后,愤怒的京城平民举行暴动,围攻王宫。厉王只好狼狈逃出京师,躲藏到彘 (今山西霍县)。贵族们便推举周公和召公共同管理国政,这种政体就叫 “共和” (一说共伯和受诸侯拥戴,代行王政)。这一年就是共和元年。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的纪年始此。姬朝在位三十七年,被逐出京城,十四年后病卒于彘。庙号厉王。因彘在汾水之滨,故周人又称他为汾王。葬于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