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周岁分类:【中国民俗】 婴儿满周岁,产妇娘家和亲友同样要馈赠礼物,主家要盛情招待客人。以前,富贵之家这天要让婴儿“抓周”,即大人陈设笔砚书画、刀剑弓矢及算盘秤尺等器具,任婴儿抓取,以观其志,占卜日后成就,反映出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如今“抓周”习俗已较少见,多给孩子照周岁相或摄下录像带作纪念。 周岁纪念照(杜学德供) 婴儿长至一年,称为“一生儿”,庆祝“一生儿”之生日,叫“过头生儿”。过头生儿为婴儿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庆贺活动,家长十分重视,尤其头胎婴儿的“头生儿”。过去,这一天家人要烧香祷告,求神保佑。富有家庭还将预先打制好的银锁、项圈等首饰,为小儿带上。一般人家都以改善生活为庆,鸡蛋、面条为必用的食品。许多家庭为预测子女未来的前途,在头生礼仪之后,喜欢在桌上放上书本、鞭子、算盘和一些食物,挑逗小儿随意去抓,俗称“抓周”,以其所抓之物,预卜其长大后的职业和可能从事的工作。倘若小儿先抓书,则认为其长大后为文;抓算盘会算账;抓鞭子将务农;抓食物者为好吃懒做。渑池一带人的“抓周”活动,多在“百天”时进行。此举有何科学依据,不得而知。只是感到天下父母求子“成龙”的那颗心的荡漾!今“抓周”之俗尚有,但多为挑逗小儿玩笑而已。在柘城一带,“过头生儿”要用熟鸡蛋为小儿“滚身”,类似“洗三”礼,俗谓“灭灾”。“过头生儿”时,也有亲邻送礼者。在安阳等地,小儿外祖母家或所认干娘家,此日要把红绒线绳所系的银锁挂于小儿脖颈上,称作“挂锁”。方城一带,至亲近邻也要为头生的幼儿送“应生儿鞋”。光山人此日还要设宴招待客人。小儿“头生儿”过后,以后生日便不再举行大的庆祝活动,仅在其生日时煮鸡蛋、做长寿面以贺之。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镇之家,开始使用西方做生日之蛋糕食品,并唱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为庆。 周岁 孩子满一周岁,宴亲友,吃素面,叫“做周岁”。苏北叫“过周”。此时有“抓周”习俗:在孩子面前百眼筛里放上书本、刀子、尺子、算盘、秤、针线、玩具等东西,看他抓哪一样,依此来判断孩子的前程。在讲究的人家,在做周岁宴请亲朋时,当众端出盘,内放金银珠串器物和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和书籍等物,让孩子拣取,以断孩子未来。若孩子首先拣盘内钱财等物的,表明孩子长大后发财;如果孩子拣取文房四宝一类的物品,表明孩子日后有文才,长大会有晋升爵禄的可能。除此之外盘内还有区别男女的标志:男孩盘内正中放一只玉镯(有的用金边瓷碗代替),女孩盘正中盛的是晶砖片瓦(有的用瓷盆及削白荸荠代替),象征古传“子璋女瓦”的沿习,璋是一种形似半个圭的玉器,砖瓦是建筑居室的材料,表现我国数千年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 做周岁时,大家送衣物给头生胎儿。苏北习俗,姑母送双鞋,姨母送双袜,舅母送一裤一褂。海州民谣:“姑鞋袜,舅母一身八十八。”裤褂是蓝色的,寓意孩子将成为蓝衣秀才。鞋子一种是猪拱鞋,取意猪泼辣好养;一种是钥匙鞋,鞋头绣三个钥匙齿,取意钥匙开心窍,孩子聪明。这些习俗在苏北地区较普遍。近些年来为孩子过周岁买生日蛋糕,点生日蜡烛的渐多。如东地区小孩不做周岁,认为小孩不宜庆贺,以免折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